近年來,蚌埠市五河縣城關鎮積極探索農業轉型升級新路徑,以“林下經濟”為核心,走出了一條獨具特色的産業致富之路。該模式不僅促進了農業多元化發展,還顯著提升了農民收入,為鄉村振興注入了強勁動力。
統籌規劃,精準佈局林下産業
為充分發揮本地資源優勢,城關鎮組建了由自然資源、農技、水利等部門組成的聯合調查小組,對全鎮林業資源、市場需求及土壤條件進行了全面深入的調研。基於調研結果,城關鎮制定了科學的林下經濟發展規劃,明確了溝東、勝淮、紅旗等村的特色發展方向。在梨園、桃園及葡萄架下,村民們巧妙地進行種養殖結合,既提高了土地利用效率,又豐富了農産品種類。截至目前,城關鎮已實施林下經濟項目1200余畝,為群眾增收超過30萬元。
典型示範,帶動全面發展
城關鎮注重發揮典型示範的引領作用,通過“一村一品”“一村一業”等模式,培育了多個林下經濟示範村。其中,溝東村的三千畝梨園成為了當地的一大亮點,不僅激活了梨園經濟,還帶動了周邊200余戶農戶參與“梨産業”,實現年增收15000余元。此外,依託溝東村冷庫和紅旗村五河縣蔬品薈科技發展有限公司的深加工能力,城關鎮成功打破了農産品銷售的季節壁壘,進一步延長了産業鏈,帶動了100余戶群眾增收致富。
強化服務,創新驅動發展
為提升林下經濟的科技含量和市場競爭力,城關鎮組建了農業技術小分隊,實行農技人員包乾責任制,為農民提供分類指導和技術支持。同時,該鎮還積極邀請農業專家進行現場指導,組織企業和群眾外出參觀學習,並鼓勵他們參加農産品推薦會等活動,拓寬銷售渠道。在創新驅動下,城關鎮涌現出了一批種植創新、模式創新和管理創新的成功案例,為林下經濟的持續發展注入了新活力。
政府引導,社會廣泛參與
在推動林下經濟發展的過程中,城關鎮政府發揮了重要的引導作用。通過政策扶持、資金投入和服務保障等措施,為林下經濟項目提供了良好的發展環境。同時,該鎮還積極調動社會各界的力量參與進來,形成了政府主導、市場運作、社會參與的多元共治格局。這種多方聯動的模式不僅促進了資源的有效整合和利用,還增強了林下經濟的抗風險能力和市場競爭力。
五河縣城關鎮以“向地要效益、向林要空間”的産業發展思路,通過統籌規劃、典型示範和強化服務三大舉措,積極探索林下産業發展新路徑,著力推動林下經濟産業高品質發展,走出了一條林下的産業致富路。(文 程思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