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加速推動“隴藥”走出去——省政協邀請專家學者就推進隴港澳中醫藥産業高品質合作與發展深入研討
一株小草改變世界、一枚銀針聯通中西、一縷藥香跨越古今……中醫藥是中華民族的瑰寶,甘肅是全國重要的藥源基地和中藥原料生産供應保障基地。如何將資源優勢轉化為發展優勢?省政協日前邀請專家學者就推進隴港澳中醫藥産業高品質合作與發展深入研討,積極探索我省中藥材資源優勢與港澳地區的科技、貿易優勢的融合路徑,為“隴藥”走出去建真言、獻良策、謀實招。
港澳地區是甘肅省聯通國際市場的重要平臺,在推動“隴藥”走出去行動中具有天然優勢。
張掖市政協副主席張文智説,在甘肅省中醫藥産業通過對外開放促進發展壯大的進程中,隴港澳交流合作將增添新動能、插上新的翅膀。他建議,甘肅儘快建立政策引導、政府搭臺、各級協同、市場發力的隴港澳中醫藥産業高品質合作與發展的長效機制,加速推動甘肅與港澳中醫藥産業鏈協同發展,進一步提升甘肅中醫藥産業科技水準、國際化水準、市場佔有率和競爭力。
2022年11月,香港、澳門和湖南、江西、廣東聚焦中醫藥高品質發展戰略,攜手共建“湘贛粵港澳中醫藥全産業鏈協同發展聯盟”,著力推進中藥材合作中心、中醫藥科技創新合作中心、中醫藥産業化合作中心和中醫藥商貿合作中心建設、運營,四大中心將以科技解構中醫藥,深入探索中醫藥核心技術,拓展上游、輻射下游、形成閉環、提質增效。
“聯盟”建設也為甘肅進一步加強同港澳地區深化合作提供了新的契機。
“我們非常支持推進隴港中醫藥産業高品質合作與發展及深化隴港中醫藥産業各方面的合作。”中醫藥全産業鏈香港中心經理張春珊表示,“湘贛粵港澳中醫藥全産業鏈協同發展聯盟”香港中藥材貿易平臺建設過程中,歡迎甘肅推薦有資質、有品質保證、有信譽的企業代表入駐中心,同時參加“聯盟”相關活動,積極探索“基地在甘肅、加工在當地、研發在港澳、市場在海外”的全産業鏈合作模式,堅持在強強聯手、優勢互補中實現共贏發展。
藥材好、藥才好。甘肅素有“千年藥鄉”“天然藥庫”美譽,當歸、黃芪、大黃、黨參、甘草被譽為道地藥材中的“五朵金花”,與板藍根、柴胡、黃芩、款冬花和枸杞,並稱“十大隴藥”而馳名中外,發展中醫藥産業資源優勢明顯。
如何讓優勢資源帶動産業高品質發展,隴西縣政協主席劉樹武建議,瞄準國際標準,建立統一的中藥材品質標準體系和全産業鏈溯源體系,加強種子種苗培育、標準化種植、炮製加工、倉儲及運輸全生命週期監管,從源頭上把控藥材品質,為中醫藥産業高品質發展奠定牢固根基。同時,積極參與國際標準制定,提高甘肅中藥材的國際認可度,盡可能促進道地藥材、主産區藥材與國際接軌。
香港瑞華集團董事長潘國瑞建議進一步加強甘肅中藥材産業數字化,有效提升中醫藥産業高品質發展。“通過中藥材資源的確權、確碼、確證、確值、確信‘五確’體系和中藥材資産的標準化、數字化、價值化、信用化、國際化‘五化’機制的建立,激發中藥材資産的活力、促進資源優質配置、價值深度挖掘、信用體系穩固、市場版圖拓展,推動中醫藥産業全面高品質發展。”
潘國瑞同時建議,甘肅是中藥材大省,更具岐黃文化獨一份的優勢,應發揮優勢加快建設全省中藥材統一大市場,打造優質優價的中藥材數字化産業金融服務平臺,在更大範圍內優化配置資源,有效吸引全球高端資源進入,更好連通國內國際市場。
“借助香港國際金融中心、貿易中心,立足甘肅駐港澳商務代表處近年來在香港建立的資源和渠道,在香港成立甘肅中醫藥産業國際推廣中心,助力甘肅中醫藥産業走出去大有可為。”甘肅駐港澳商務代表處首席代表張忠建議,通過設立甘肅中醫藥産業國際推廣中心,可以集中展示甘肅道地中藥材和大健康産品,同時建立線上線下銷售平臺,大力宣傳推廣隴藥,加大隴藥國際貿易力度,加快推動隴藥進入港澳市場,在此基礎上逐步拓展海外市場。
從中醫藥大省到中醫藥強省,甘肅在不斷探索實踐。省政協立足發展所需、政協所能,充分發揮政協專門協商機構作用,為推進隴港澳中醫藥産業高品質合作與發展,推動全省中醫藥事業、産業、文化“三位一體”融合發展再上新臺階,建設健康中國作出應有貢獻。(新甘肅·甘肅日報記者 崔亞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