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中國農民豐收節安徽主場活動將於9月22日在蚌埠市固鎮縣舉辦,以“學用‘千萬工程’ 禮讚豐收中國”為主題,舉辦一系列豐富多彩的群眾性活動,全面展示安徽省“三農”發展成就、新時代農民精神風貌、農耕文化傳承與發展。
新聞發佈會現場 攝影 常志強
2024年豐收節安徽主場活動落戶皖北,將對標全國主場活動,以徽風皖韻為底色,彰顯皖北平原的廣袤厚重,全省聯動、共慶豐收。通過舉辦豐收節,全方位展示新時代新征程“三農”風采,點燃鄉村振興“新引擎”。
本次活動更加注重新技術的應用。運用裸眼3D、人工智能、VR虛擬現實等新技術、新裝備、新設施,讓鄉村“潮起來”。活動更加注重農耕文化的展示,梳理江淮農耕文化發展脈絡,創新表達形式,彰顯古今文化的交匯交融,讓農耕文化“活起來”。活動期間將舉辦江淮美食節活動,現場品鑒各地鄉村美食,充分展示江淮傳統鄉土飲食文化,讓豐收節更具煙火氣、冒熱氣、聚人氣,讓鄉村美食“火起來”。活動廣泛遴選農民群眾、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縣鄉村各級負責人、科研教學等代表走進主場,讓15個市與全省主場互動聯動,組織市民走進鄉村,與廣大農民共享豐收喜悅,讓豐收盛會“熱起來”。
安徽省是全國5個糧食凈調出大省之一,糧食産量連續7年站穩800億斤臺階,每年凈調出糧食200億斤左右,為保障國家糧食安全作出重要貢獻。2024年夏糧總産351.86億斤、增3.7億斤,實現“二十一”連豐。此次農民豐收節將充分展示安徽省糧食生産的新成就,進一步增強多種糧種好糧、建設千億斤“江淮糧倉”的信心。
安徽省作為農村改革主要發源地,繼小崗村“大包乾”、農村稅費改革後,安徽省在土地確權、宅基地制度改革、集體産權制度改革等方面繼續走在全國前列。此次農民豐收節將充分展示安徽省二輪承包到期後再延長30年試點、農村承包地“三權分置”改革、農村“三變”改革的新進展,為農業農村發展注入新動能。
當前,安徽省正在由農業大省向農業強省跨越,主要農作物耕種收綜合機械化率達85%、高於全國10個百分點,農業科技進步貢獻率達66.5%、比全國高3.3個百分點,農業生産信息化率居全國第1位。此次農民豐收節將集中展示農業科技、種業振興、農機裝備、智慧農業等方面新品種、新技術、新模式、新裝備,充分展現農業新質生産力發展蓬勃態勢。
安徽省2012年開展美麗鄉村建設,2023年,學習借鑒浙江“千萬工程”經驗,啟動實施“千村引領、萬村升級”工程,這是安徽省鄉村建設的又一次迭代升級,目前已建和在建精品示範村411個、省級中心村9083個。此次農民豐收節將集中展示安徽省實施“千村引領、萬村升級”工程,加快建設宜居宜業和美鄉村取得的新成就。
同時,安徽省農耕文化源遠流長、底蘊深厚。現有中國重要農業文化遺産8個,銅陵白姜種植系統入選全球重要農業文化遺産名錄,擁有鄉村文化類主題博物館90多個。此次農民豐收節將集中展示非物質文化遺産,組織青少年農耕文化教育實踐活動,弘揚江淮優秀農耕文化。(文 查宛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