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滁州市南譙區龍蟠街道的一角,一座古色古香的居民議事亭悄然成為了社區裏最熱鬧的地方。9月的陽光下,這座小亭子不僅為居民們提供了一片遮陽納涼的天地,更成為了民意的匯聚點和民主的實踐場。
人大代表在議事亭接待群眾
“你看看這議事亭多好,以前我們反映問題得跑老遠,現在在家門口就能和人大代表面對面聊上了!”王阿姨興奮地拉著鄰居錢大雲的手,指著不遠處的議事亭説道,錢大雲點頭贊同。
幾天前,錢大雲像往常一樣來到議事亭小憩,遇到了正在此處開展接訪活動的南譙區人大代表金愛鳳。面對代表,錢大雲不再猶豫,一股腦兒地倒出了心中的“煩心事”——小區車棚不足,充電樁緊缺,電動車停放和充電成了大難題。
金愛鳳代表耐心傾聽,手中的筆不停地記錄著每一個細節。她深知,這些看似瑣碎的小事,卻是關乎居民生活品質的大事。接訪結束後,金愛鳳立即著手調研,並將問題反饋給相關部門,建議將非機動車棚建設納入小區提升改造項目,以實際行動回應居民關切。
“沒想到這麼快就有了回音,這議事亭真是個好地方!”錢大雲得知進展後,激動之情溢於言表。
而這一切的背後,是龍蟠街道對全過程人民民主理念的深入踐行。作為南譙區人大常委會在全區率先建設的兩個全過程人民民主基層民主實踐中心之一,龍蟠街道依託現有平臺,整合資源,創新性地打造了“一站”“一亭”“二區”“三點”的民主實踐格局。其中,“一亭”即居民議事亭,它不僅是居民休憩的場所,更是民意上傳下達的重要通道。
“議事亭裏聚民意,小事大事都解決。”龍蟠街道人大工委主任張湘斌用這樣一句話概括了議事亭的作用。他介紹説,自議事亭建成以來,已吸引了大量居民前來參與議事活動,代表們進站接訪群眾達60余人次,解決了一批群眾急難愁盼的問題。
如今,在龍蟠街道的各個角落,都能感受到民主的氣息在涌動。居民們成為了社區治理的積極參與者和推動者,他們通過議事亭這一平臺,表達訴求、提出建議、參與決策,共同繪製著基層社會治理的美好藍圖,見證了民主的力量和溫度。(文/圖 劉旭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