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5週年,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營造歡樂、祥和的中秋節日氛圍,9月14日晚,由中共六安市金安區委統戰部、中共六安市金安區清水河街道工作委員會主辦,清水河街道茶棚社區新時代文明實踐站承辦的“同心向黨 共慶華誕 孝親賞月 茶棚迎秋”文藝聯歡晚會在壽春華府小區舉行。
演出現場
夜幕降臨,華燈初上,徽樂隊帶來多首經典曲目,點燃觀眾的熱情;京劇、廬劇、黃梅戲等好戲輪番上演,一場場精彩絕倫的梨園盛宴令戲曲愛好者過足了戲癮;《唐宮夜宴》演繹國風之美,將大唐盛世的傳統文化形象完美地呈現在舞臺;二胡演奏《戰馬奔騰》用恢弘的氣勢、炫技式的華彩段落,贏得陣陣喝彩;經典朗誦《讀中國》將中國比作一本書,抒發六安人民“我愛你,中國”的共同心聲;“鄉村名嘴”們用群眾喜聞樂見的形式,帶來了接地氣、入人心的理論宣講。
獨唱表演
歌伴舞表演
為了增加晚會的互動性和趣味性,活動中還穿插了有獎競答環節,一系列關於民族、反詐騙、文明創建等主題的問答題目輪番上陣,現場觀眾積極參與,爭相搶答,氣氛十分熱烈。
歷經兩個小時的演出在《有一種驕傲,叫中國》的歌聲中緩緩落下帷幕。晚會緊扣時代主題,突出民族特色、地方特色,融合歌曲、舞蹈、雜技、小品、民樂合奏、樂隊表演等豐富的文藝形式,呈現了一場精彩紛呈的視聽盛宴,讓現場觀眾大飽眼福,直呼“過癮”。
《唐宮夜宴》節目
舞蹈表演
活動還別出心裁設置了文明市集,為市民搭建起互動體驗新場景。非遺漆扇攤位旁,圍滿了躍躍欲試的市民。以漆作筆、以水為畫,一進一齣之間,東方美學的色彩便在扇上翩翩起舞,“整個過程就像開盲盒一樣,每一把都是獨一無二的藝術品。在體會漂流漆技法的同時,也感受到了非遺的魅力。”市民王女士當天特地穿了漢服前來打卡。
各個攤位間,“趕集”的市民往來如梭,歡笑聲、驚嘆聲此起彼伏。大家在投壺、望遠鏡賞月、猜燈謎、團扇DIY、手作燈籠、瓷罐彩繪、垃圾分類有獎互動等活動中,沉浸式體驗中秋的傳統習俗,感受中華文化的魅力和傳統佳節的快樂。“好聽、好看、好玩”是現場市民的切身感受。
市民們積極參加互動遊戲
小朋友們展示燈籠
本次活動打造完全開放的演出空間,通過文明市集、文藝匯演等豐富形式,深入貫徹全民同樂的理念,串聯起全民參與的沉浸式文化體驗,不僅展現了新時代群眾團結和諧、積極向上的精神風貌,滿足了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和日益增長的精神文化需求,增強了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更是黨建引領基層治理、促進多方聯動的生動實踐。(文/圖 李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