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3日晚,以“多彩非遺·徽韻流芳”為主題的2024國家級文化生態保護(實驗)區交流展示活動在黃山市開幕。
此次交流展示活動由文化和旅遊部非物質文化遺産司指導,安徽省文化和旅遊廳、黃山市人民政府主辦。全國多個國家級文化生態保護(實驗)區建設單位負責人、非遺保護領域專家學者、非遺代表性傳承人等200余人參加。開幕式上展演了徽劇《百花贈劍》、浙江象山漁民號子《拔篷號》、山東諸城派古琴《關山月》等8個特色非遺代表性項目,為現場觀眾呈現一場精彩的非遺視覺盛宴。
活動為期3天,內容包括主題沙龍、徽州文化生態保護區建設成果圖片展等。其中,主題沙龍將圍繞“傳統工藝高品質發展”“傳統村落文化生態修復和利用”兩個主題,邀請專家、學者以及相關國家級文化生態保護(實驗)區傳承人等進行主旨演講、主題對話。
2018年12月,文化和旅遊部發佈《國家級文化生態保護區管理辦法》。截至目前,我國共設立國家級文化生態保護區16個、國家級文化生態保護實驗區7個,涉及省份17個。涉及安徽省的徽州文化生態保護區是文化和旅遊部于2019年12月批准設立的,也是我國第一個跨省區的文化生態保護區。(安徽日報記者 袁中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