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攝製 任娜娜
近日,“祁連山下是我家——河西走廊經濟帶生態保護和高品質發展”媒體行活動採訪團來到祁連葦海大景區,感受西北別具一格的秋景,實地探查當地生態保護工作的成效。
位於甘肅酒泉市肅州區銀達鎮西北方向的祁連葦海大景區,濕地蘆葦蒲草成片相連、山泉湖水碧波盪漾,形成一片“戈壁水鄉”的勝景。祁連葦海大景區也叫“六分濕地”,總面積約667.6公頃,地處巴丹吉林沙漠邊緣,是西北乾旱荒漠區中一片難得的戈壁綠洲,有極其重要的生態屏障作用,為水禽遷徙提供了良好的棲息、繁衍環境,也是國際上重要的候鳥遷徙通道和停歇地。
祁連葦海大景區水天一色
祁連葦海大景區一角
近年來,酒泉市肅州區依法加強濕地保護工作,嚴守濕地生態紅線,把濕地保護和利用作為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重中之重,堅持生態優先、保護利用並重,編制了《肅州區濕地保護利用發展規劃》,加強保護和管理力度,確定重點實施項目,推動濕地資源保護和可持續利用。
據肅州區林業和草原局副局長徐婷介紹,肅州區國土總面積503.01萬畝,其中濕地面積17.38萬畝,佔肅州區國土總面積的3.45%。肅州區境內的濕地主要有河流濕地、湖泊濕地、沼澤濕地,還有人工濕地。
夕陽下的祁連葦海大景區
遊客拍攝夕陽下的祁連葦海大景區
2019年以來,肅州區政府先後投資1.66億元,建設景區道路硬化工程、觀光遊覽木棧道工程,以及景觀節點、遮陰廊道、亭臺樓閣、休閒木屋、移動公廁、遊客服務中心、停車場等基礎配套項目;在2023年,完善了露營基地、陸上親子樂園、景觀照明等旅遊配套基礎設施;為保護濕地野生動植物,重點實施了蓄水壩加固、水系連通、蘆葦種植等生態修復工程。
祁連葦海大景區湖泊水準如鏡
“近年來,祁連葦海大景區高度重視生態保護工作,主要採取了五項措施:一是對原有的水勢、水壩進行了加固處理,更好地涵養了濕地生態;二是水系聯通,通過對祁連葦海大景區水域的基礎設施建設、引水系統建設,對水系進行了連通處理;三是植被恢復,對祁連葦海大景區破壞的或者已經枯死的植被進行了恢復;四是建設了2.8公里的木棧道,為遊客提供了方便,也更好地保護了濕地,防止遊客破壞和踩踏濕地;五是對整個景區和生態保護區進行圍網建設,防止因放牧破壞濕地生態。”肅州區文化旅遊發展投資有限責任公司副總經理黃雷喜説。
祁連葦海大景區一角
肅州區文體和廣電旅遊局文旅融合發展中心副主任柴振平表示,隨著祁連葦海大景區的保護與建設,生態系統和動植物棲息環境得到有效保護,野生動物種類數量明顯增加,生態屏障明顯增強,該濕地已成為全區濕地保護的示範基地、科普宣教基地、青少年研學基地,為人們“走進濕地、親近自然、低碳生活”創造了不可多得的環境,吸引了周邊眾多的遊客前來打卡。(文/圖 任娜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