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正是秋種關鍵時期。連日來,蚌埠市五河縣搶抓晴好天氣,加快水稻收穫和冬小麥播種進度,秋收秋種工作有序推進。
在五河縣新集鎮三岔村,40台旋播機正穿梭往來,旋耕、播種、覆土等工序一氣呵成,將小麥種子與肥料播撒進土地裏。
相較于傳統人工種植方式耗時耗力的操作,通過機器播種現在僅需10分鐘即可完成一畝地的種植任務,既減少了人力投入,又保障了幼苗初期的營養需求。
“多虧了這些智慧化農機設備的助力,我這1.6萬畝小麥,現在包括田間管護在內的各個環節,都更輕鬆了,成本節省了不説,工作效率也提高了。”安徽農服龍亢農場農業服務有限公司五河片區負責人朱炳介紹,現在40台旋播機分成兩組有序開展作業,每天可完成2000畝左右的播種任務,天氣好的話,一週左右即可完成播種。
不荒一畝良田,不誤一刻農時。為確保全縣冬小麥播種工作高品質完成,五河縣農業農村局共組織百餘名農技人員奔赴14個鄉鎮進行技術指導,同時講解種糧補貼等惠農政策,充分調動農民種糧主動性、積極性,為來年豐産豐收打下基礎。
在三岔村,十余名科技特派員正在田間地頭與當地農戶面對面交流,開展技術指導,為他們提供科學搶播指導服務。
除了傳授先進的播種技術,科技特派員們還會根據當地的土壤條件、氣候特點以及作物生長規律給出建議。“秋播過程中容易遇到的各類難題,比如病蟲害防治、水分管理、肥料使用等問題,我們都會及時給出建議。”一科技特派員介紹,鼓勵農戶採用智慧化農業設備,如無人機噴灑農藥、智慧灌溉系統等,以提高農業生産效率和作物産量,促進小麥穩産高産。
種子播下去,希望長出來。朱炳介紹,龍亢農場通過土地流轉,帶動新集鎮1.6萬畝土地參與小麥種植,“訂單農業不僅穩定了銷售渠道,更規避了種植風險。”
科技化、智慧化的秋種方式,規模化、標準化的種植模式,五河縣在農業種植領域更加具有科技范兒,科技支撐和數字農業的推廣應用效益更加明顯。
在整個農業生産耕、種、管、收四個環節上,五河縣通過智慧化農機和新農技、新農藝相結合,以及大面積推廣農業社會化服務,全縣糧食産量和品質明顯提升。
據悉,2024年五河縣小麥計劃種植面積117.5萬畝,力爭11月20日前完成全部播種工作。(文 王立春 李向前 孫京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