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天津市交通運輸委介紹,2024年10月30日,浙江籍散貨船“三協之星”輪的船東代表來到天津市濱海新區政務服務大廳港航管理局窗口拿到了該船年度檢驗證書。這是自中華人民共和國海事局開展全國船舶檢驗通檢互認工作後,京津冀地區完成的首艘通檢互認船舶,標誌著船舶檢驗通檢互認工作正式在天津拉開帷幕。
天津市船舶檢驗中心驗船師在天津港南疆碼頭對船舶無線電設備、救生、消防、信號、船體及外觀等進行逐項檢驗
據悉,10月25日,在接到浙江籍散貨船“三協之星”輪的諮詢電話後,天津市船舶檢驗中心第一時間指導船東完成船舶檢驗申請。由於該船需10月27日上午11點離港,天津市船舶檢驗中心立即指派兩位驗船師主動聯繫,在天津港南疆碼頭對船舶無線電設備、救生、消防、信號、船體及外觀等進行逐項檢驗,以高效、專業、細緻的技術完成了通檢互認項目,保證了該船按時離港。檢驗完成後,驗船師第一時間登錄船舶檢驗信息管理系統,進行證書製作,政務服務大廳港航管理局窗口不斷加快相關審批流程,以最快速度完成了從檢驗到發證全流程。
天津市船舶檢驗中心驗船師在天津港南疆碼頭對船舶無線電設備、救生、消防、信號、船體及外觀等進行逐項檢驗
據了解,全國通檢互認工作實施之前,在天津水域航行運營的浙江籍散貨船“三協之星”輪每年需返回浙江台州接受船舶檢驗,或由台州驗船師赴天津進行檢驗。船舶檢驗通檢互認後,船東可根據船期和航線,就近申請檢驗,自申請至領到證書的時間大大縮短,有效解決了船舶檢驗流程複雜、週期長、成本高的問題,有助於吸引更多航運企業和船舶到天津和京津冀區域發展,讓船舶在更廣闊區域內自由航行和運營。
下一階段,圍繞進一步促進港産城高品質融合發展和優化全市營商環境,天津市港航管理局、天津市船舶檢驗中心還將在服務航運企業降本增效上下功夫,加快形成與“長三角”等區域船舶檢驗合作新方式,持續為船舶企業和船東提供更加便捷、高效、優質的檢驗服務,為航運事業高品質發展提供堅實技術保障。(文/圖 天津市交通運輸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