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三亞 這些“網紅”美食豈能錯過?
來源:三亞日報  |  2024-11-04 10:00:55

  原標題:來三亞,這些“網紅”美食豈能錯過?

來三亞 這些“網紅”美食豈能錯過?

海南傳統小吃雞屎藤。 見習記者 陳聰聰 攝

  編者按

  豐富旅遊産品、加密境外航線、提升旅遊體驗……作為熱門旅遊目的地的三亞,每天依然行進在自我提升的路途上。這座城市正在不斷努力提升更佳的服務水準和旅遊環境,希望給遊客帶來更新更美好的休閒度假感受。即日起,《三亞日報》推出“旅遊新熱度——三亞旅遊市場調查系列報道”,聚焦“吃住行遊購娛”等方面的新産品、新亮點、新服務,敬請廣大讀者關注。

  進入11月,來三亞“打卡”的遊客明顯增多。在玩轉各大景點後,如何滿足口腹之欲成為遊客的關心點。連日來,三亞日報記者走訪海鮮消費市場、美食街等場所,發現三亞餐飲行業持續升級,以滿足消費者多元化需求。

  海鮮消費市場 以親民價吸引遊客 

  11月1日,記者來到第一農貿市場海鮮區,每走過一個攤位,都能看到攤主正在熱情地兜售海鮮。

  據觀察,當天該市場的龍蝦大多為100多元一隻,紅花蟹40元至50元一斤不等,價格和國慶假期相比,保持平穩。受天氣影響,蝦蛄(皮皮蝦)的價格較往日攀升不少,“平常皮皮蝦的價格在60元至70元一斤。”一位女攤主説。

  記者查閱近兩年11月1日當天的《三亞市海鮮排檔餐飲鮮活海鮮品調控價格》,發現魚、扇貝、蝦、蟹四大類近80個品種中,大多數海鮮品種價位波動不大,有的甚至同比下降。

  其中,去年11月1日青石斑魚三星級及以下調控價84元/斤,今年為77元/斤;小波紋巴非哈(芒果螺)三星級及以下調控價61元/斤,今年為35元/斤;小青龍蝦三星級及以下調控價327元/斤,今年下降至281元/斤。

  近幾年,三亞海鮮價格回歸“親民”價。11月1日,蘭州遊客馬女士3人在新民街某海鮮店點了一份386元的套餐,有魚、螃蟹、蝦等海鮮品。“海鮮特別鮮活,份量也足夠我們吃,這份量在蘭州得上千元。”

  三亞市海鮮餐飲協會秘書長汪裴介紹,“據相關調查,2024年國慶假期,三亞某些海鮮産品價格比往年下跌50%,在當前市場態勢下,預計上游供貨商將持續讓利。”

  汪裴告訴記者,三亞海鮮在國內有著較高的知名度,自2012年起,三亞海鮮加工廠也蓬勃發展。從最初春園、友誼1.0版到萬人海鮮廣場2.0版,再到吉陽、鳳凰3.0版,如今三亞海鮮餐飲行業進入後3.0版時代,即海棠灣68環球美食城等,這些地方設施配套完善,集吃住行遊購娛于一體,能滿足遊客多元化需求。

  三亞本土小吃 逐漸成為“網紅”

  雞屎藤、蝦餅、糯米卷、海南粉……地道美食總能挑起三亞人的味蕾。記者近日走訪發現,近兩年,經營三亞本土小吃的店舖在堅守傳統手藝之時,利用社交網絡媒體宣傳了出去,受到外地遊客熱捧。

  雞屎藤作為海南的“黑暗料理”,口感真是妙到“犯規”。近日,記者從抖音短視頻平臺上刷到一則本土小吃“網紅店”的宣傳片,著實被逗樂了一把。

  11月1日,記者尋跡來到群眾街,走進該網紅店。“我們店每天推出30種三亞地道小吃,且全是新鮮出爐,沒有過夜貨,若把店裏的小吃全部來一份還不到100元。”掌櫃“桂姐”説,從今年下半年開始,他們開始在社交網絡媒體宣傳本土小吃,效果明顯,遊客看到後都慕名來吃。

  “群眾街是三亞老字號小吃街,小吃不僅好吃,而且性價比很高。”今年6月,一位遊客在群眾街吃到小吃後,在網上留下這樣的評價。

  “來逛夜市,能吃到很多三亞特色小吃,不用跑來跑去。”在天涯區某主題夜市吃宵夜的遊客魯先生邊吃著清補涼,邊對三亞發展夜間經濟表示點讚,“我每年都來三亞一趟,真心覺得這裡不缺特色美食。”

  夜間經濟 三亞美食的集中展示

  據記者查閱,日前三亞出臺《三亞市鼓勵發展夜間經濟三年(2019-2021)行動方案》,其中提到,要依託現有餐飲集中區域,增加美食名吃、特色餐飲比重,吸引國內外著名餐飲、網紅餐廳、風味小吃企業進駐;重點打造樂天城特色餐飲街、吉陽特色社區夜市、億恒美食廣場、火車頭海鮮廣場、海坡美食一條街、海棠68環球美食城、林旺夜市、佳翔海鮮廣場等餐飲集聚型夜間經濟區。

  打造夜間經濟區,推動餐飲行業升級,此過程中三亞本土小吃似乎遇到了更好的機遇。據了解,去年10月26日開張營業的億恒美食廣場,就是打造匯集海南本土特色小吃及全國各地名吃的特色步行街夜市。

  “吃是旅遊的重要元素,而特色小吃最能體現一個地方的飲食文化。”億恒夜市宣傳推廣部經理鄭小敏説,三亞夜間經濟的發展,能把本土美食聚集到一起,集中“曝光”在聚光燈下,增強遊客體驗感。“這種形式有助於三亞本土美食走進更多人的視野。”(三亞日報記者 洪光越)

編輯:趙春曉
最新推薦
新聞
文娛
體育
環創
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