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7日上午,天津市政府新聞辦舉行“牢記囑託 善作善成”和平區專場新聞發佈會。和平區委書記姚建軍、和平區委組織部部長董學琛、和平區常務副區長盧盈、和平區委宣傳部部長李康出席發佈會並介紹和平區堅定不移推動內涵式向上發展的有關情況。
發佈會現場 供圖 天津市政府新聞辦
和平區委書記姚建軍介紹,天津市委十二屆六次全會部署了天津市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重點任務,提出的“完善發展服務業體制機制”等改革舉措,對於以現代服務業為“立區之本”的和平區來説,這些舉措為和平的發展提供了難得機遇。和平區聚焦“四個善作善成”重要要求,緊扣“十項行動”“三新”“三量”等重點任務,堅定不移推動內涵式向上發展。
姚建軍介紹,和平區堅持創新引領,提升高品質發展的內涵,圍繞和平區現代都市型産業體系建設,不斷增強科技創新驅動力,匯聚發展新質生産力的創新要素、積極因素,塑造産業發展的新優勢。和平區有“百年金融”的歷史底蘊,擁有350余家金融機構,以及全市近40%的內資銀行分行和保險公司。和平將用好國家和天津市的金融支持政策,以解放北路金融歷史文化區建設為契機,進一步鼓勵轄區金融機構創新服務産品、參與資本市場,持續擴大“都市型”對外開放,吸引外資銀行、證券公司等在和平區設立分支機構,以創新“金融鏈”服務帶動“産業鏈”發展。同時,和平區堅持高品質培養人才、引進人才,高效能使用人才、服務人才,依託國家級人力資源服務産業園,匯聚了人力資源企業480余家,服務求職者、創業者、高端人才等各類人員超210萬人次。2024年9月,和平統籌發揮高校、科研院所、央企國企等作用,成立了人才服務創新聯合體,以更加開放的人才引進、交流、服務、培養機制,加速集聚高水準創新人才、打造産業鏈協作項目、形成産學研合作成果。
提到和平區成立的人才服務創新聯合體,和平區委組織部部長董學琛介紹,人才服務創新聯合體是以國家級人力資源服務産業園為載體,廣泛吸引高校、科研院所和企業共同參與的聯合組織。人才服務創新聯合體以人力資源服務為紐帶,以促進高品質充分就業為根本,以支撐重點産業鏈高品質發展為目標,聚焦産才融合搭建起高校、科研院所、企業之間的人才交流平臺,為促進産業鏈、人才鏈、創新鏈深度融合,發展新質生産力提供強有力的人才服務保障。目前已有150家人力資源企業、9所高校、80多家重點産業鏈企業加入。
和平區認真貫徹落實黨中央和天津市委、市政府決策部署,聚焦“三新”“三量”,以改革開放為動力,全力推動區域高品質發展。和平區常務副區長盧盈介紹,和平區聚焦城市更新,以載體盤活優化存量,深入挖掘和平區歷史風貌建築的文化底蘊,努力讀懂百年建築傳承的歷史文脈,將百年建築的文化元素與商務、商業、旅遊等功能深度融合,打造多元化的消費場景,成功“喚醒”激活一批存量載體。
同時,和平區聚焦産業煥新,以招商引資拓展增量,圍繞和平區産業定位,以招商引“活水”,不斷導入新業態、新企業,促進産業迭代升級。在商業方面,累計引進首店、旗艦店、概念店100余家,進一步擦亮和平區國際消費中心城市標誌區名片;在服務業方面,做大做強國家人力資源産業園,落地仁勵窩、匯通達等新企業,年預計引進優質企業和項目超2000個。通過不斷培育增量,和平區前三季度營利性服務業增速已接近30%。
近年來,和平區堅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通過塑品牌、造場景、推爆款、促消費,打造文商旅高品質融合發展新樣板。和平區委宣傳部部長李康介紹,和平深挖資源,擦亮歷史文化名片。2024年以來,和平紮實開展第四次全國文物普查,成立了領導機構和普查隊伍,進一步摸清了資源家底,截至目前,已完成著錄登記點位復查230余處;同時,五大道作為歷史文化資源集聚的重點片區,也正積極推進國家級文物保護利用示範區創建工作,組織專家論證,制定創建方案,通過建設1個樣板區、1個智慧支撐平臺、3條提升改造路線和N個文商旅融合項目,使五大道在現代化大都市建設中綻放異彩。
同時,和平搶抓節點,持續催火文旅市場。2024年,和平區把春季賞花和“五一”、國慶等作為文旅活動重要節點,相繼舉辦第二屆五大道海棠花節、星空咖啡、歡樂和聲等文商旅活動,區內景點商圈人氣火爆,以一域之為為全市文旅市場“添秤”助力。(文 張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