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我省大力實施以工代賑改善農村人居生活
2024年是我國實施以工代賑政策40週年。記者近日從甘肅省發展改革委獲悉,40年來,國家已累計安排甘肅以工代賑專項資金141億元,支持甘肅建設了一大批農業農村中小型公益性基礎設施,有效改善灌溉面積450余萬畝,解決了348萬人的飲水問題,修建農村公路、通村入戶巷道8萬多公里,累計吸納近百萬名農村群眾就近務工,發放勞務報酬近30億元。
以工代賑是在政府投資建設基礎設施工程中,組織低收入群眾參加工程項目建設,發放勞務報酬、開展技能培訓,以此取代直接賑濟的一項惠民政策。
一直以來,甘肅省將以工代賑作為改善農村生産生活條件、促進當地群眾就近就業增收、推動經濟穩步增長的有效途徑。特別是“十四五”以來,甘肅省發展改革委認真落實國家發展改革委工作要求,堅持“政府統籌、多方配合、群眾參與”的原則,深入謀劃實施一批用工環節較多的農村基礎設施項目,並指導各地儘量提高群眾勞務報酬發放比例,在改善群眾生産生活條件的同時,進一步補齊農村基礎設施短板,全面提升以工代賑的政策效果。
2021年以來,為充分發揮以工代賑在惠民生促發展方面的積極作用,甘肅省在農業農村基礎設施建設和重點工程領域,積極推廣以工代賑方式,會同財政、農業農村、住建、林草、交通等相關行業部門,制定採用以工代賑方式實施的項目清單,實行項目動態管理,在下達投資計劃時,優先支持項目庫內前期手續完備的儲備項目。同時,指導各市州、縣區根據當地農業農村基礎設施建設需求,抓好適用於以工代賑方式項目的儲備入庫、資金落實、建設實施等工作。在積石山6.2級地震發生後,省發展改革委確定109個災後重建項目推廣以工代賑方式,廣泛組織受災群眾參與項目建設,引導受災群眾積極恢復生産。
據統計,“十四五”時期,全省在農業農村基礎設施建設和重點工程領域,共實施推廣以工代賑方式項目4330個,累計吸納48.2萬人次參與項目建設,發放勞務報酬52.9億元,開展技能培訓29.2萬人次,有力支持了甘肅經濟社會發展,工作取得了明顯成效。(新甘肅·甘肅日報記者 曹立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