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海南環島旅遊公路入選全國交旅融合發展示範案例 “公路+文旅”,讓路途變旅途
高空俯瞰海南環島旅遊公路儋州火山海岸段。海南日報全媒體記者 張茂 攝
近日,文化和旅遊部辦公廳、交通運輸部辦公廳等部門聯合發佈通知,公佈了第二批68個交通運輸與旅遊融合發展示範案例,海南環島旅遊公路入選幹線旅遊公路典型案例。
“交旅融合”是近年旅遊領域的熱詞。它不是交通和旅遊要素的簡單疊加,而是一種互動的資源整合,通過二者之間的相互促進與相互賦能,達到“1+1>2”的集聚效果。
此次入選典型案例的海南環島旅遊公路于2023年12月18日全線建成通車,主線全長988千米,貫穿海口、文昌、瓊海、萬寧等沿海12個市縣,沿途經過9類84段景觀區域,將環島高鐵、高速公路、國省幹線等有機銜接,構建起海南“快進慢遊”的旅遊交通體系。
濕地、風車、椰林、河口、田園……沿環島旅遊公路前行,可欣賞沿途不同風貌的自然風光,讓路途變旅途。省交通投資控股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介紹,環島旅遊公路打造的是“過程即目的”的全域旅遊模式,以慢行慢遊為目標,充分展現海南海灣、岸線、沙灘等資源景觀。
這是一條風景路,也是一條人文路。在臨近城鎮和旅遊度假區的路段,遊客還可以到周邊體驗海南的人文風情,如文昌的航天文化、儋州的東坡文化、臨高的紅色文化等。
“深化交通旅遊融合是海南旅遊資源開發的重要方式。”省旅遊和文化廣電體育廳相關負責人説,海灣、海洋、島嶼、熱帶雨林等優質旅遊資源遍佈海南全省,需要陸運、水運、空運等交通方式才能有效激活。整合交通基礎設施網絡和交通運輸服務,才能更好促進這些旅遊資源優化配置。
放眼全省,海南交旅融合的海陸空發展格局已初步形成。除了環島旅遊公路,近年海南海上游艇旅遊火熱,依託全省13個遊艇碼頭、2300余個遊艇泊位、1400余艘遊艇以及完善的遊艇配套服務,打造了海南旅遊又一招牌;低空旅遊興起,海南依託低空空域政策優勢以及空中能見度高、年飛行日長等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推動直升機觀光、熱氣球、滑翔傘、跳傘等低空涉旅項目2023年接待遊客總人數約2.8萬人次,年度總産值約9000萬元……
該負責人説,下一步,省旅遊和文化廣電體育廳將立足海南自貿港政策集成創新優勢,大力推動交通旅遊融合,努力實現旅遊業高品質發展。(海南日報全媒體記者 劉曉惠 曹馬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