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在線浙江消息(記者 徐立星):“千村示範、萬村整治”工程(以下簡稱“千萬工程”)實施20多年來,浙江持之以恒、鍥而不捨推進,創造了農業農村現代化的成功經驗和實踐範例。從美麗生態到美麗經濟、美好生活,廣袤的浙江大地上不斷涌現出鄉村振興的鮮活故事。
近年來,杭州市臨安區天目山鎮始終牢記囑託,以“千萬工程”實施為引領,依託生態資源優勢,積極探索生態浙江“天目樣本”,持續發力、久久為功,走出了一條環境與發展美美與共的蝶變之路。
天目山風景 供圖 天目山鎮人民政府
山下開發山上保護 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綠色之道
立好一部保護法。今年10月1日,《浙江天目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條例》正式實施,這也是杭州第一次為一座山立法,寓示著天目山進入了一個新階段、新時代。《條例》的實施,既為規範保護區建設利用和管理活動提供大綱,也為指導天目山周邊的村産業轉型共同富裕指明方向,還為大天目戰略落地和名山公園建設提供有力支撐。原來保護天目山的責任,由以往的天目山管理局、天目山鎮“獨力”承擔,隨著《條例》的出臺,“升級”為多部門協同聯動。2025年,第五屆世界生物圈保護區大會將在杭州舉辦。本次《條例》的制定實施為天目山的新一輪發展注入全新活力,也向世界展示著中國“兩山”理念在杭州、臨安的優秀實踐。
護好一片參天樹。樹,是天目山最顯著的標誌。天目山鎮牢固樹立綠色發展思路,使生態環境成為天目山的最大優勢,綠色崛起成為天目山的第一選擇。保護區內因不能進行任何砍伐、放牧、開墾、燒荒等經營活動,核心區村民的經濟收入增長受到影響。《條例》按照“誰保護、誰受益,誰貢獻大、誰得益多”的原則,依法建立健全生態補償制度,提出鼓勵用工單位在同等條件下,採取優先聘用天目山保護區內原住居民等為民增富的有力舉措,有效解決保護和發展的矛盾。如今,合力保護好天目山寶貴的生態資源,全力守護好天目山的一草一木成為天目山人的共同目標。
“天目月鄉”示範型村落景區 供圖 天目山鎮人民政府
念好一本共富經。依託天目山良好的生態資源,持續探索具有天目山特色的生態産品價值實現機制,讓周邊村集體和老百姓富起來,是臨安踐行“兩山”實踐的重要內容。近年來,天目山鎮啟動“天目疊翠”未來鄉村共富引領帶、“天目月鄉”綠富共興示範帶、“天目酒鄉”産業發展示範帶建設。馳而不息,讓“綠色”成為共同富裕最亮底色。“天目月鄉”村落景區入選杭州市首批共富聯合體,“天目月鄉”綠道入選杭州市首批共富遊線,天目山鎮月亮橋村成為杭州市首批共富村。成績的取得也讓老百姓信心滿滿,天目山鎮一都村黨總支書記俞濤衝告訴記者,“生態好了,發展機會也就來了。僅今年村裏就舉辦了四五個賽事,吸引大量參賽人流到村裏,都會吃、住、消費,老百姓錢袋子也就鼓起來。”
天目山鎮月亮橋村乾隆月巷 供圖 天目山鎮人民政府
環境美了百姓富了 美麗環境美麗經濟的綠色轉化
一場環境攻堅戰。今年開年,為全力做好第五屆世界生物圈保護區大會的籌備攻堅任務,天目山鎮黨委書記領辦黨建重點項目“深化‘千萬工程’——全域環境綜合提升行動”,吹響天目山環境整治“衝鋒號”,啟動環天目山環境大整治工作。截至目前,拆除338個點位,開展11個村的村莊環境整治,推進全鎮道路、村莊、庭院、田園、河道等五大環境提升。出臺《天目山鎮環境整治長效管護工作方案》《天目山鎮環境整治工作考核試行辦法》,全面做好“拆、整、建、管”四篇文章,推動“大拆大改”向“大整大美”轉變,以全域整治引領全域景區化。
遊客在天目山鎮遊玩 供圖 天目山鎮人民政府
一條現代農業發展路。天目山鎮耕地面積2.84萬畝,其中糧食功能區面積8932畝。為做好“非糧化”“非農化”整治後半篇文章,天目山鎮全力打造集農業生産、農事體驗、農業觀光于一體的“天目糧倉”農旅標誌性IP,努力繪就天目山下“風吹稻浪”現代化田園牧歌新圖景。“天目糧倉”省級糧食功能區,統一流轉區域土地5000余畝,成功串聯九里村“數智農田”智慧駕駛艙、對石村有機稻米生態立體種養示範基地、周雲村金惠糧油糧食初加工基地、亭口村稻蝦共養基地等特色産業基地,初步形成了一條“稻作文化”線路。今年,新打造的天目山農園林廢棄物資源化循環利用中心每年可處理各類秸稈廢棄物2.5萬噸,更是開創了一條“秸稈收儲——生物有機肥——農作物”循環利用綠色可持續發展道路。
遊客在天目山鎮九獅村遊玩 供圖 天目山鎮人民政府
一幅文化好“豐”景。近年來,天目山鎮秉持全域旅遊理念,紮實推進農文旅深度融合,著力打造南北呼應的“全景天目、全域旅遊”新格局。去年一年,天目山鎮接待遊客175萬人次,全鎮旅遊收入達1.8億元。將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生態文化、“古樹參天”的“大樹文化”、愛國愛家的“紅色文化”、勸人和善的“宗教文化”,多元文化在青山綠水間傳承、創新、融合,特別是在名山公園建設中,做好“文化+”文章。持續擦亮“天目”系列公共品牌,聚焦“天目月鄉”村落景區,融合“天目宿集”高端民宿、“天目暖鍋”特色餐飲、“天目山寶”伴手禮,“天目展翅”低空經濟將“天目風景+天目文化+天目産業+天目生活”等“大天目”元素充分融入鄉村旅遊,全力推動文旅融合、文旅共興。
運動活力天然氧吧 賽事流量以賽促旅的綠色未來
一個創建促發展。今年以來,天目山落實、落地、落細“戶外天堂,潮動臨安”城市運動品牌,充分利用天目山‘天然氧吧’‘清涼世界’金字招牌,聚焦體育産業和低空經濟發展,以無人機賽事為核心,錨定創建浙江省運動休閒小鎮,不斷打響天目山鄉村體育品牌培育,打造低空經濟産業發展。
天目山騎行 供圖 天目山鎮人民政府
一批賽事引流量。年初,天目山鎮已陸續舉辦跨年運動嘉年華暨迎新年象棋賽、2024浙江首屆臨安天目杯無人機競速公開賽、浙江省未來鄉村定向系列賽臨安一都站、“鄉”約天目山“聯”出綠富美DS自然探索賽臨安站等一系列賽事。以賽引流、以賽聚人、以賽促旅,不僅為鄉村旅遊發展帶來人氣,也為“以賽招商”帶來項目和資金。“科技體育+智力體育+傳統體育”有機融合,體育産業帶來的“賽事流量”變成文旅産業的“消費留量”,使得天目鄉村更有活力。
“鄉”約天目山“聯”出綠富美DS自然探索賽臨安站開幕現場 供圖 天目山鎮人民政府
一個項目賦新能。作為今年天目山鎮體育項目招引和低空經濟的“破局”之作,總投資逾億元的“天目展翅”體育項目近日摘地,即將進場施工。該項目規劃佔地70余畝,投資1.22億。該項目將採用一心一帶四區的功能佈局,包括綜合服務中心、山水景觀帶、場地訓練區、無人機競技區、叢林穿越區以及越野運動區,並配套無人機以及智力運動主題酒店,致力於打造成集無人機競技、賽事、研學教育、鄉村旅遊于一體的文體旅融合示範項目,建成後,將使天目山鎮低空經濟有地標式“打卡點”。
天目山鎮有關負責人介紹,近年以來,天目山鎮按照“生態立鎮、旅遊興鎮、産業強鎮”的發展思路,厚植生態本底,不斷擴大和豐富“文化+體育+旅遊”産品供給和業態供給,豐富漂流、露營、越野定向、無人機競速等鄉村旅遊新業態,初步形成了以天目山景區為核心,2家高端酒店、34家精品民宿、4個露營基地、335家農家樂為支撐的生態旅遊産業鏈,成功創建省4A級景區鎮、省級園林城鎮和省級森林康養名鎮,成功入選“長三角十佳慢生活旅遊網紅打卡特色小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