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一直困惑于怎麼把文章寫得有深度,今天聽了王老師講到‘大文章有大故事,小文章有小故事’的時候,我一下子被打通了,原來散文寫作蘊含了這麼多門道!”浙江工商大學的文學愛好者胡慧林興奮地感嘆道。
近日,浙江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原黨組成員、副廳長,浙江省作家協會會員、浙江省雜文學會副會長王國益在浙江工商大學杭州商學院“書院社區大講壇”為同學們帶來一場精彩講座。當日,兩百餘名師生匯聚一堂,與王國益面對面共談散文之美。此次講座報名人數“爆滿”,受到了浙江工商大學杭州商學院師生的熱切期待與關注。
浙江工商大學杭州商學院黨委書記章曉樂向同學們提出問題,在快節奏的現代生活中,如何尋覓文學創作的靈感?在數字化浪潮的衝擊下,傳統文學創作又如何與新媒體相融合?帶著這些問題,師生們與王國益一同踏上了這場文學之旅。
王國益開展講座
講座中,王國益認為,散文不僅具有陶冶情操的作用,更蘊含了巨大的社會人文價值,並對家、國、世界的美與文明進行了深入地探討。生動的案例讓學生們深受啟發,看到了散文寫作的無限可能。
在談及如何做好文學創作時,王國益以獨特的視角為師生們指點迷津。他提出,古代文言文雖難寫難懂,卻韻味十足;白話文雖直白易懂,卻稍顯平淡。若能將二者巧妙嫁接,就能創作出既有深度又有趣味的佳作。他還給出了四個妙招:文必求氣勢、語式多樣化、多寫奇軼事、巧妙用拈連。這些建議讓在場的師生們連連點頭,受益匪淺。
王國益為同學們簽名
在互動環節,現場氣氛更是熱烈非凡。當被問及散文的“感”從何而來時,王國益以自己的親身經歷做了生動的解釋。他説:“這個‘感’哪來?我認為來自實踐,來自體悟,來自苦難。你們這代人是幸福的,不愁吃,不愁穿,明亮教室讀新篇;寫論文,寫小説,手機翻翻即成篇;背後有父母,眼前有恩師,高高興興度華年。”
浙江工商大學杭州商學院學生處處長李霞對王國益的精彩分享表示衷心感謝。她表示,非常榮幸能夠邀請到王國益先生作為學院首期“書院社區大講壇”的嘉賓,用文學的形式熏陶、鼓舞、引導學生。下一步,學院將繼續精益求精地建設校園文化品牌,堅持以美育人、以文化人,引導青年學生與祖國同行、與時代同步,在守正創新上不斷取得新的成就。(文 王逸晴 攝影 張皓騫 歐品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