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增強我國有效集聚、高效配置大宗商品的能力 全國首個大宗商品資源配置樞紐建設方案發佈
浙江在線11月26日訊(記者 拜喆喆)11月25日,商務部、浙江省人民政府日前印發的《中國(浙江)自由貿易試驗區大宗商品資源配置樞紐建設方案》對外發佈。這意味著,全國首個大宗商品資源配置樞紐有了建設指南。
《方案》提出,力爭到2030年,初步建成功能完備的大宗商品儲運、加工、海事服務基地和貿易、交易中心,打造具有區域競爭力和國際影響力的大宗商品資源配置樞紐。
樞紐建設事關重大。“它有助於提升大宗商品全鏈條運行效率,增強我國有效集聚、高效配置大宗商品的能力,提升産業鏈供應鏈韌性和安全水準,有效提升相關領域國際競爭力。”商務部研究院副院長崔衛傑説。
黨中央、國務院對大宗商品高度重視。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要保證産業體系自主可控和安全可靠,提升國家戰略物資儲備保障能力。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指出,支持有條件的地區建設國際物流樞紐中心和大宗商品資源配置樞紐。
自2017年中國(浙江)自由貿易試驗區掛牌以來,舟山聚焦油氣全産業鏈建設,“無中生油,聚氣發展”,累計形成了125項制度創新成果,向全國複製推廣32項。專家認為,浙江大宗商品全産業鏈開放創新的訴求較強,應用場景較多,通過一攬子支持賦權和集成創新,能夠取得試驗成效,形成全國可複製推廣的改革試點經驗。
外籍散貨船(上)正在寧波舟山港岑港港區老塘山散貨減載平臺將大豆減載到江海聯運船(下)中(資料照片)。 通訊員 姚峰 胡曉亮 攝
《方案》針對油氣、礦石、糧食等重點品種,圍繞大宗商品儲運、加工、貿易、交易和海事服務等5個方面,統籌考慮金融、人員、數據等配套政策,提出了15條重點任務,例如提升保稅燃料加注國際競爭力、加快拓展鐵礦石中下游産業鏈、提升糧食精深加工水準等。
“建立一個國際化的、活躍透明的樞紐,對於推動中國與全球在能源領域的供應鏈合作非常有幫助。”法國道達爾能源亞洲研發副總裁徐忠華説,“未來會給包括道達爾在內的很多國際能源公司提供更多機會。”
浙江省商務廳有關負責人表示,將利用《方案》提到的一攬子支持賦權,儘快破除大宗商品全産業鏈關鍵領域和重點環節體制機制障礙,營造更優營商環境,吸引全球大宗商品上下游産業鏈企業集聚,打造具有區域競爭力和國際影響力的樞紐。
“這是開放發展的歷史性機遇。”浙江自貿試驗區舟山管委會有關負責人説,舟山片區將在《方案》基礎上,利用好制度創新紅利,重點在期現結合、金融服務、江海聯運等方面持續探索系統集成創新,推進樞紐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