蕪湖老船廠:在文旅融合中破繭重生
來源:蕪湖日報  |  2024-11-27 11:38:48

  長江之畔、弋磯山腳下,蕪湖造船廠舊址靜靜矗立。廢舊的廠房、筆直的船臺、高大的塔吊……依稀可見昔日的繁華。緊鄰長江路這一段,已成為新晉的工業風網紅打卡地,市民們徜徉其中,感受歷史與現代、工業與文旅相融合的景區新貌。

  10月17日至18日,習近平總書記在考察安徽時指出,要進一步推動文化和旅遊融合發展,發展全域旅遊,把文化旅遊業打造成為支柱産業。習近平總書記的殷殷囑託,為蕪湖老船廠發展指明瞭方向。這處工業遺址在城市更新中蛻變,在文旅融合發展中重生,朝著保護利用與文旅創新、城市功能提升相融合的方向不斷前行。

  蕪湖造船廠前身創建於1900年,前身是福記恒機器廠,有著124年曆史,是主城區中廠區面積最大,廠房、車間、製造設備設施等最多的工廠。隨著城市發展以及城市功能定位的轉型升級,蕪湖造船廠的生存發展與城市發展相矛盾,于2008年啟動搬遷。

  緊鄰長江,坐擁黃金江岸,位於市中心核心區,蕪湖老船廠既承接著歷史,也承擔著塑造新的城市邊界和中心城市形象的使命。“老船廠將工業遺址的保護與現代城市建設相結合,賦予其新的使命。”鏡湖區文旅局副局長丁愷介紹,老船廠要打造成連接過去與現在、工業與文化、經濟與旅遊的一座橋梁,將其改造融入到濱江歷史文化風貌區整體改造中,推動“濱江公園—雨耕山—步行街—鏡湖公園—九蓮塘公園—古城沿線”整體更新。

  2023年6月,蕪湖造船廠地塊項目正式開工,規劃打造成集特色經濟辦公、文創街區、商業街以及高端住宅為一體的複合型文商旅項目。地塊內廠房車間、宿舍樓、龍門吊、船臺等建築被保留,並對功能進行重新定位。“這些老建築盡可能保留原有建築外貌,在原有的外觀基礎上進行改造,以保證整個項目的調性,傳承老船廠地塊特色,以此打造成為蕪湖文旅項目的新地標。”蕪湖老船廠項目工作人員卜洋洋告訴記者。

  經過精心規劃和改造,老船廠正在華麗轉身。原船體車間改造成工業美學館,已經對外開放;館外綠意蔥蘢,造船遺留下來的機械零件做成了工業雕塑,展現了現代與歷史的對話;館內環境優雅,裏面擺滿了特色的工藝品,入口設計了300平方米展廳,文化功能初顯。卜洋洋介紹,“開館以來,展廳舉辦儲氏鐵畫展、陶辛農民書畫展、雕塑展以及‘鳩茲藝社’首屆繪畫展等多次藝術展覽,吸引超過2萬+人次參觀。”

  殷殷初心如磐,時代答卷常新。從工業遺跡到城市新景,老船廠工業遺址正在蛻變。“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講話,為我們推動文化和旅遊融合發展指明瞭方向。”鏡湖區文旅局堅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深入挖掘利用好蕪湖特有的歷史文化底蘊,實施濱江歷史文化風貌區等大項目建設,推動蕪湖古城歷史文化展示,深入推進百年曆史建築復活工程,在文旅深度融合中實現旅遊業向跨界融合的現代服務業延伸,把文化旅遊業打造成為支柱産業、民生産業、幸福産業。

  今年,蕪湖造船業在世界舞臺上精彩起舞。2024年新接化學品船訂單和目前手持化學品船訂單按載重噸計算,均居細分市場單一船型全球第一,而百年老船廠舊工業遺址也正在新時代下呈現無限可能。(記者 樂培意 儲普查 婁陽)

編輯:查宛昕
最新推薦
新聞
文娛
體育
環創
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