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山徽州區:“秸稈變肉”助力農業綠色發展
來源:中央廣電總臺國際在線  |  2024-12-02 17:36:14

  近日,在黃山徽州區西溪南鎮竦塘村秸稈加工點,只見一捆捆打包好的秸稈堆滿了儲存區,工人們正操作機械設備將秸稈投入機器內。“我們通過發動本村民到田間地頭收集秸稈運回收點交易,既減少了秸稈焚燒造成的大氣污染,又為農戶增加了經濟收入。目前回收點已回收秸稈4000余噸。”該村加工點負責人金海鷗介紹説。

  據了解,經秸稈擠絲揉搓機一次性壓扁、縱切、揉搓成絲狀飼草,再在草絲中噴灑發酵劑和有益微生物及1%食鹽溶液攪拌,然後進行壓縮、打捆,裝袋密封,經厭氧發酵,便可作為畜牧養殖的優質飼料,經袋裝微貯採用各自獨立密封包裝,杜絕了霉變和外界污染,保存時間長達兩年。

  推進農作物秸稈綜合利用,是促進農作物資源化利用,加快農業綠色低碳發展的重要舉措。該區積極探索農業廢棄物資源化利用途徑,通過集中收集轉運處置秸稈和畜禽糞污,引導廣大農戶開展秸稈綜合利用,構建種養結合、循環利用、綠色低碳的可持續發展格局。為破解秸稈處置這一難題,徽州區以行政村為單位設立80處秸稈臨時收集點,配套相關設施設備機械和專兼職人員,負責秸稈的收集轉運等工作。

  走進徽州區裕農羊業公司,一頭頭湖羊從欄中探出頭來,飼養員開著撒料車,將混有秸稈的草料投放在食槽內。“我們公司佔地70畝,種植農作物及牧草30畝、圈養湖羊2000余頭,將羊糞運送到發酵大棚堆漚後,可以為土壤提供有機肥料。”該公司技術員江榮花説。據介紹,該公司採取生態循環種養模式,所有湖羊食用的草料均來源於田間地頭的農作物秸稈,而肉羊排泄的糞便會在統一收集之後,通過生物發酵技術處理,最終當作玉米、大豆、蔬菜等農作物的肥料。

  農作物秸稈綜合利用不僅從源頭上有效解決了秸稈焚燒污染環境的問題,還使得秸稈變廢為寶,走出了一條社會效益、經濟效益、生態效益多方共贏的路子。今年,該區入選2024年度中央財政秸稈種類利用重點縣名單。目前,已投入資金630萬元,建立秸稈常態化收儲體系,培養壯大規模化秸稈利用主體12個,全區秸稈綜合利用率達95%以上,形成具有一定規模的“秸——飼——肥”“秸——沼——肥”等循環利用模式和産業化格局。(文 謝正升 吳雯雯)

編輯:查宛昕
最新推薦
新聞
文娛
體育
環創
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