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日,黃山市祁門縣科學技術協會聯合黃山學院生命與環境科學學院專家組,對安徽省祁門縣閶江流域的中華秋沙鴨進行了一次全面摸排調查。
經過連續兩天的確認,2024年飛抵祁門縣閶江流域越冬的“國寶”中華秋沙鴨一共20隻。只見它們三五成群,在清澈的閶江河中自由嬉戲、覓食。與其一同玩耍的還有成群的國家二級保護鳥類鴛鴦,以及綠頭鴨、斑嘴鴨、黑水雞等,構成了一幅和諧的生態畫卷。
中華秋沙鴨
中華秋沙鴨享有“鳥中大熊貓”“鳥類活化石”的美譽,在地球上已經生存1000多萬年,全球現存數量僅約3000隻,被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紅色名錄列為瀕危物種,在我國屬於國家一級重點保護鳥類。
值得一提的是,在黃山祁門縣閶江流域已連續三年發現中華秋沙鴨過冬的場景。近年來,當地政府不斷加大生態環境保護力度,越來越多的珍稀動物頻頻現身祁門,在此安家落戶,這不僅是祁門縣生態環境持續向好的有力證明,更充分彰顯了“生態王國”祁門縣的獨特魅力。(文/圖 劉軍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