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歷史智慧與當代價值 王安石地方治理主題研討會在寧波成功舉辦
來源:中央廣電總臺國際在線  |  2024-12-07 15:18:30

  12月6日,以“探王安石之治·啟現代理政創新”為主題,由寧波市文化廣電旅遊局指導,寧波市文化旅遊研究院主辦的“王安石地方治理主題研討會”在寧波舉行,吸引了來自全國各地的歷史學者、文化研究學者齊聚一堂,共同深挖王安石地方施政經驗中的閃光點,探尋其對當下社會治理的啟示。

  王安石是中國歷史上偉大的政治家和改革家,他的改革思想深刻影響了宋代及後世的政治、經濟、文化等各個方面。因曾擔任三年鄞縣知縣,王安石對寧波的影響尤為深遠。

聚焦歷史智慧與當代價值 王安石地方治理主題研討會在寧波成功舉辦

活動現場

  寧波市文化廣電旅遊局相關負責人在致辭中表示,王安石的地方治理思想,至今仍為我們提供了許多有益的啟示,特別是在當前社會轉型與地方治理創新的背景下,如何借鑒歷史智慧,推動現代治理體系建設,已成為我們亟待思考的重要課題。

  浙江大學歷史學院教授、博導吳錚強在演講中表示,王安石最早的祠堂出現在熙寧變法之前。慶曆七年至皇祐二年(1047- 1050),王安石擔任鄞縣知縣,在任時做了很多實事,特別是修水利、興學校。嘉祐六年(1061),王安石在京任官,鄞縣“鄉民父老思之”,知明州錢公輔便在廣利寺(即阿育王寺)內為“立生祠圖像,以順鄞人之心焉”。該祠廟清乾隆年間尚存,光緒年間已廢,今無跡可尋。

  忠應廟,在東錢湖鎮下水村,始於清代,民國時仍有廟會活動,曾被改為食堂、倉庫、工廠、牛舍。1986年忠應廟重建為四合院建築,沙孟海題匾“王安石紀念館”,有王安石畫像及彩塑等。今天寧波市政府興建的王安石紀念場所,則有東錢湖西岩湖濱西路的王安石公園,以及穿山碶的王安石紀念亭。

聚焦歷史智慧與當代價值 王安石地方治理主題研討會在寧波成功舉辦

研討會現場

  東南大學人文學院原副教授魏福明作了題為“王安石鄞縣治績考”的主題演講。他在演講中説,作為中國歷史上具有重大影響的政治家和改革家,王安石的政治和改革生涯始於其州、縣的治理實踐。王安石在鄞縣的治理實踐,體現了儒家民本主義的為政理念和仁政精神,也彰顯了其精明強幹的能吏特質。由於治績的顯赫,王安石成為我國古代縣域治理的典範。

  杭州市社會科學院南宋史研究中心副研究員,史學博士魏峰作了題為“王安石鄞縣興學及影響”的主題演講。他在演講中表示,王安石為繁昌、慈溪兩縣所撰寫的學記中,集中體現了王安石有關興學的理念。即將興學作為地方教養人才、淳厚風俗的重中之重,把學校當實踐儒家理念、行先王之道的重要場所,學校教育與孔廟的祭祀應當並重。在國家既有的制度框架內,實踐興學、教養的理念,達成教化醇俗的目的,也就是他在兩篇學記中都提到的“無變今之法,而不失古之實”,王安石正是在這一原則下,開始了在鄞縣的興學實踐。

  中國人民大學歷史學院副教授張亦冰在演講中表示,清代咸豐以後,王説墓誌拓片流傳,光緒王氏修譜時王定洋得見並加以利用,但其性質很可能是根據錄文重刻重拓,並非出土原志。我們蒐集利用地方文獻,特別是其中涉及王安石、“慶曆五先生”、“甬上四先生”等早期名人史跡時,不僅要尋求相關史料的全面、一致,更應梳理交錯層出文本的各自生成的社會環境與流傳過程,如此方能在長時段中合理把握地方文獻的性質,理解地域社會的演進脈絡。

聚焦歷史智慧與當代價值 王安石地方治理主題研討會在寧波成功舉辦

活動現場

  台州學院人文學院歷史學學科帶頭人、特聘教授張呈忠在演講中説,王安石在鄞縣是一位優秀的地方官員,但其行政舉措沒有“變法”的內容,而是積極執行朝廷法令。在私鹽問題上,王安石堅決反對與民爭利,甚至寫下了“一民之生重天下,天子忍與爭秋毫”的名句。這和後來熙寧變法時期王安石支持盧秉在兩浙路厲行鹽禁的態度形成了鮮明對比。將熙寧新法視作王安石個人鄞縣經驗的放大版,顯然誇大了後者的作用。

  主辦方總結指出,本次研討成果豐碩,希望學界持續深耕,把王安石地方治理智慧有效融入現代社會治理框架,讓千年之前的理念在新時代煥發新生,推動城鄉協同、民生保障等領域良性發展。隨著這場思想盛宴落幕,王安石地方治理經驗研究也邁向新征程,助力學界與政界攜手,開創社會治理新局面。

  此外,12月7日,與會部分專家學者還探訪了王安石治鄞文化遺存。(文 楊琴 供圖 寧波市文化旅遊研究院)

編輯:魏煒
最新推薦
新聞
文娛
體育
環創
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