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理工大學援疆支教團充分利用學生專業學科優勢,通過富有創意性和互動性的教學方法,助力邊疆支教工作發展。
天津理工大學援疆支教團開展支教工作
天津理工大學援疆支教團開展支教工作
天津理工大學援疆支教團成員結合生活實例,引入啟髮式提問,在觀察、思考、動手實踐的基礎上為小朋友們講通科學原理。同時,開展科學研學實踐,通過支教團成員邊為學生實踐演示,邊講解其結構原理、操作方法和應用場景。另外,在受援校航天科普中心,支教團成員為初中生講解我國載人航天事業發展歷程,引發學生對祖國航天事業的關注和熱愛,讓載人航天精神深入學生心中。
此外,支教團師生向受援校教師開展“人工智能在小學教育中的普及與實踐”和“新媒體技術”專題培訓,與當地老師們一起探討分享人工智能與中小學教育相結合、新媒體技術與科學教育相融合的方式方法,通過智慧化手段推進科學教育資源數字化,廣泛傳播在線課程、科學實驗等教育資源,助力解決邊疆地區科學教育資源不足的問題,讓孩子們在更先進、更有趣的教學環境中全面成長。
天津理工大學援疆支教團開展支教工作
天津理工大學援疆支教團開展支教工作
據悉,天津理工大學援疆支教團已開展近三個月的支教工作,在當地三所受援校累計開展科普講座、科學實驗、科技創作、科技社團指導等科學教育活動20余場,為邊疆地區科學教育注入新活力。(文 王靜 圖 天津理工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