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辦方供圖
日前,由聯合國統計司、聯合國統計大數據和數據科學全球中心(以下簡稱全球中心)和之江實驗室共同舉辦的2024聯合國大數據駭客松中國賽(以下簡稱第二屆中國賽)決賽暨閉幕式,在浙江杭州落下帷幕。第二屆中國賽主題為“衛星遙感大數據 助推可持續發展”。
“第二屆中國賽的主題聚焦時代發展,致力於為全球可持續發展問題提供創新性解決方案,參賽選手們在遙感技術應用方面的努力,充分展現了中國科研工作者的創造力,賽事成果也將對相關領域未來發展産生持續性影響。”聯合國地球觀測任務組專家洛倫佐·德·西蒙尼表示,當前數據應用面臨一系列新挑戰,希望中國科研工作者保持創新活力,為推動實現聯合國2030年可持續發展目標貢獻更多力量。
聯合國大數據駭客松大賽旨在召集全球數據科學人才和統計人才,通過構建模型演算法和大數據分析等方法,為推動聯合國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提供創新解決方案。
2023年,在聯合國的大力支持下,全球中心聯合之江實驗室舉辦了首屆中國賽,賽事受到社會各界廣泛關注。今年9月,第二屆中國賽“如約而至”,主題更加聚焦衛星遙感大數據源應用,共吸引了來自北京大學、中國人民大學、香港中文大學、南湖實驗室等知名院校和頂尖機構的五十多支隊伍參與。
初賽階段,來自相關領域的10位國內專家和9位聯合國專家組成專家組,從主題契合度、創新水準、技術水準、實施潛力、可視化水準、演示效果等角度對參賽作品打分。兩輪評審後,最終有12支隊伍脫穎而出晉級決賽,參賽項目涵蓋糧食安全、災害防禦、城市治理、環境監測等諸多重要領域。
決賽階段,來自中國經濟體制改革研究會、浙江大學、復旦大學、北京師範大學、中國科學院空天信息創新研究院、浙江工商大學、杭州電子科技大學等機構的7位專家,受邀擔任評委。
經過激烈的角逐,“紫金富農”代表隊的“農業適度規模與糧食增産潛力空間——基於農地規模測算ECR模型”項目獲得本屆中國賽一等獎;“海表溫度超分”代表隊的“基於擴散模型的衛星海表溫度超解析度處理”,“木鐸星聲”代表隊的“大氣和地表異常實時監測與即時分析系統”等2個項目獲得二等獎;現場還決出了三等獎3名,最佳可視化獎、最佳演示獎、最佳大學生團隊獎、最佳創意獎、最具潛力獎、最佳實踐獎等單項獎6名。
在中國經濟體制改革研究會副會長李曉超看來,本屆中國賽作品品質高,在規範性、理論性和實用性等方面都展現了較高水準;涵蓋範圍廣,討論的議題覆蓋糧食安全、環境保護等熱點問題,參賽選手來自高校、政府機關、科研院所等不同組織機構。
“希望賽事成果能夠進一步轉化為貫徹落實新發展理念、推動高品質發展的鮮活實踐,為破解國家治理難題和全球可持續發展問題提供新方案。”李曉超表示,未來希望以中國賽為契機,廣泛動員各方力量,為推動大數據可信技術和方法更好服務時代需求打造新平臺。(記者 鄭亞麗 通訊員 江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