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在線消息(記者 張國文):12月20日,第六屆中國城市信用建設高峰論壇在呼和浩特舉行。呼和浩特成為2024誠信建設影響力城市之一。
今年以來,呼和浩特市以誠信建設工程為契機,以惠企便民為導向,全面整合15個“信用+”創新場景,構建了政務服務、科創金融、文旅産業、民生保障四大信用應用矩陣,為經濟社會高品質發展提供了有力支撐。
第六屆中國城市信用建設高峰論壇現場 攝影 張國文
在政務服務方面,呼和浩特市致力於打造便捷、高效、透明的政務環境。以信用為基石,深化“放管服”改革,行政審批和公共服務事項精簡68.8%。同時,呼和浩特市構建了呼包鄂烏“一小時城市圈”,建立了“1+4+N”同城化框架體系,實現了呼包鄂烏政務事項“互辦互認”,推出了1412項“四城通辦”事項。此外,還推出了“信易批”“信用+遠程勘驗”服務,壓縮勘驗時間50%以上,進一步提升了政務服務效率,為“六個區域中心”建設提供了有力支持。
在科創金融領域,呼和浩特市不斷創新“信用+融資服務”模式,形成了全鏈條融資服務體系。今年以來,“助保貸”“個體蒙信貸”“銀稅互動”等融資産品為科創企業和中小企業提供了超過33億元的貸款支持,助力培育了新能源、人工智能等科技新興産業。這些措施為“六大産業集群”提供了資金保障,推動了呼和浩特市經濟的快速增長。今年前三季度,呼和浩特市的GDP增速位列省會城市第一,並榮獲“中國投資熱點城市”和“2024年十大最具投資價值城市”稱號。
在文旅産業方面,呼和浩特市以文旅空間“一廊・兩軸・五帶”為依託,推動文旅與信用的深度融合。目前,“信用+旅遊”已覆蓋全市超過40家A級景區,為遊客提供了優惠減免、免票入園、優先通行等便利服務,讓遊客獲得了最佳的旅遊出行體驗。呼和浩特市還致力於打造“博物館之城”,彰顯北疆文化底蘊。同時,“信用+閱讀”讓6萬餘讀者受益,營造了濃郁的書香氛圍,引領了全民閱讀風尚。這些舉措進一步彰顯了呼和浩特市的文化魅力,使其榮獲“中國康養旅遊城市”稱號。
在民生保障方面,呼和浩特市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建立了“信用+養老”“信用+醫療”等“信用+民生”機制。這些機制將信用狀況與社會保障掛鉤,努力在住房、就業、教育、醫療、養老等方面取得突破。目前,街道居家和社區養老服務中心覆蓋率已達100%,呼和浩特市還入選了“國家安寧療護試點城市”。通過全方位創建宜居、宜業、宜學、宜養、宜遊的“五宜城市”,呼和浩特市打造了拴心留人的“軟環境”。2023年,全市常住人口增長1.49%,位列省會城市第三。近三年,呼和浩特市吸引了13.74萬名大學生在本地就業創業,併入選“2023年最具幸福感城市”。今年11月份,呼和浩特市還順利通過了“全國文明城市”驗收。
未來,呼和浩特市將繼續深化應用“信用+”場景,賦能中國式現代化首府建設,打造“誠信呼和浩特”城市新名片,為自治區“闖新路、進中游”貢獻首府力量。信用建設任重道遠,但呼和浩特市將堅定不移地推進這項工作,為經濟社會發展注入新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