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你走在杭州農村的鄉間小道上,你是否遇見過會指路的機器人?是否曾目睹過AI種植駕駛艙的風采……12月17日,在杭州市農業農村局(杭州市鄉村振興局)精心組織下,一群來自各行各業的市民代表及藝術家深入余杭區徑山村、徑山高效生態農業示範園和山行彭公數字農場,切身體驗杭州在數字化治理和智慧農業領域的創新實踐。
市民代表參觀徑山高效生態農業示範園
市民代表朱女士對“智慧路燈”、“無人超市”以及示範園內機器人種植場景等讚不絕口……還有市民代表感嘆道:“我從未想過,我們日常吃的草莓,竟能在如瀑布般垂挂的立體種植架上生長。”
徑山高效生態農業示範園草莓種植區
這些令人驚嘆的變化,得益於杭州市“千萬工程”的深入實施,顯著提升了農業生産效率和鄉村治理水準,為鄉村振興注入了新動力。
數字賦能 重塑鄉村新面貌
在徑山村,粉墻黛瓦的民居與雲霧繚繞的茶山相映成趣。不過,更值得關注的是無處不在的數字化治理場景。“我們為70歲以上的老人配備了智慧手環,為青少年打造自助電子閱覽室等。”徑山村數字鄉村項目分管負責人方晨陽説,“村裏圍繞‘基建、産業、治理、服務、生活、低碳’六大場景,實施了18項建設內容,讓數字生活惠及每一個村民。”村裏還借助“徑靈子數字IP”形象,用AR尋寶小程式將各點位串聯成鏈,構建本村的專屬印象。智慧醫療、無人超市、數字茶園、快遞共富驛站等數字化民生服務實體,為村民的生活增添了幸福色彩。
余杭徑山高效生態農業示範園
數字化還在田間地頭大放光彩。位於前溪村的徑山高效生態農業示範園以“數字化、智慧化、機械化”貫穿農業生産的全流程,集成式為農業生産提供綜合解決方案。AI大模型操控設備通過精確控制溫度、濕度、光照等條件,為作物提供最優生長環境,並進行全生命週期培育。“目前園區的玻璃溫室全程在AI控制模式下運轉,不僅提升了效率,還提升了農産品品質。”示範園數智農業負責人高炎表示。
智慧農業多層種養
在彭公數字農場,有市民代表對“數字農場”這個名字感到好奇。“我們在種蔬菜瓜果,也在種‘數據’。”山行農業行政負責人陳龍的一席話道出了數字農場的奧秘。標準化數字農業的關鍵在於建立一個包含所在地植物生長所需的氣溫、降水及生長週期等綜合數據庫,然後用最低的成本實現作物的良好生長。相比傳統農業可節水超85%,産量更高。
農文旅融合 探尋鄉村“共富密碼”
在杭州余杭的徑山村和前溪村,通過整合“農業+旅遊+文創”等多元業態,成功探索出鄉村共富的新路徑。這裡涌動的不僅是令人嚮往的風景,還有蓬勃發展的經濟。
徑山村文創産品
徑山村依託其生態旅遊和禪茶文化等資源,整合餐飲、住宿、團建和文創,打造了“到徑山喫茶去”品牌和一系列文化IP,深化“茶”文化體驗,並策劃不同類型的民俗活動,成為鄉村特色産業標杆。節假日的徑山點茶表演尤其受歡迎,吸引眾多遊客體驗宋代茶文化。據悉,徑山村每年接待遊客超300萬人次。
春風動力越野車賽道
前溪村徑山高效生態農業示範園,則以創意親子互動遊樂園吸引了眾多家庭遊客。園區利用稻草製作滑梯和攀爬網成為孩子們的遊樂設施,同時還與藝術院校合作,打造鋼琴雲梯,成為千畝連片稻田裏獨特拍照打卡點。
此外,彭公數字農場推出的稻田咖啡和春風動力越野車項目,也成為市民打卡的新熱點。這些新業態不僅提高了村民的收入,還為鄉村發展帶來了新的機遇。
浙江省攝影藝術協會副主席盧簡明感嘆道:“這裡不僅環境優美,且在地方經濟發展上有著獨特的探索和實踐,這次實地考察活動讓我有了更多的創作靈感。”(文/圖 沈艷 孫飛揚 王佩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