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0日至21日,2024安徽秸稈暨畜禽養殖廢棄物綜合利用産業博覽會(簡稱“秸博會”)在合肥濱湖國際會展中心成功舉辦。此次博覽會由安徽省農業農村廳、安徽省生態環境廳、安徽省發展改革委和合肥市人民政府共同主辦,以“資源化利用,産業化發展”為主題,展示了安徽在農作物秸稈和畜禽養殖廢棄物綜合利用方面的最新成果和技術。
秸博會現場
工作人員向客商介紹産品
秸稈技術培植的菌類
作為安徽農業綠色發展的一張靚麗名片,本屆博覽會共有132個重點簽約項目,總金額186.4億元。其中,秸稈類項目90個,簽約金額126.9億元;畜禽類項目42個,簽約金額59.5億元。與往屆相比,本屆秸博會簽約項目體量大,重點簽約項目億元以上的72個,5億元以上的7個,10億元以上的2個。參展企業近1000家,展出新産品、新技術、新模式、新裝備4000多個(項)。
現場展品
現場展示的農業機械
在展覽展示方式上,本屆秸博會進行了創新,對接新媒體平臺,開展在線直播、雲上展廳等多種形式,探索網上辦展模式,旨在打造永不落幕的“秸博會”。博覽會現場,各類以秸稈為原料的創新産品琳琅滿目,令人目不暇接。用秸稈製作的餐盤、培育的菌菇、製造的板材、編織的工藝品,無不展現了秸稈的無限潛力和價值。特別是秸稈在3D列印領域的應用,更是讓人眼前一亮。
在“兩利用”和生態環保産業成就展上,集中展示了“沼氣提純和液化工藝”、“碳捕集與封存”技術、“畜禽糞污水熱裂解制有機肥”、秸稈纖維素聚合製備高純度聚乳酸技術等重大創新成果,多層次、立體式呈現“兩利用”産業發展成就。
現場展品
秸稈在3D列印領域的應用展示
現場展品
16個市展區則成為各地展示秸稈綜合利用最新探索的窗口。阜陽市展區通過把秸稈變成食用菌基料,大力發展食用菌産業,不僅解決了秸稈處理難題,還帶動了當地農民增收致富。蚌埠市展區展示了通過生物發酵技術,將秸稈轉化為環保織物材料的創新實踐,為秸稈的高值化利用開闢了新路徑。安慶市展區則依託糞污秸稈納米膜發酵技術,成功將農業廢料轉化為有機肥料。
此外,“兩利用”裝備和技術展區也備受關注。這裡展示了最新的秸稈及畜禽養殖廢棄物資源化利用裝備和技術,為參會者提供了一個交流學習、尋求合作的平臺。眾多參展企業紛紛亮出自家的“黑科技”,展示了在農業廢棄物資源化利用方面的最新成果和解決方案。(文/圖 王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