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甘肅省生態環境廳在新聞發佈會上宣佈遵循“陸河統籌、天地一體、上下協同、信息共享”的總體策略,對“十五五”期間的環境空氣、地表水、地下水、噪聲及生態等關鍵要素監測網絡進行全面優化調整,旨在為生態環境品質監測評價與考核監管提供科學、全面的支持。
據悉,2024年甘肅省在蘭州市和天水市率先實施碳排放自動監測試點項目,監測對象包括二氧化碳、甲烷、一氧化二氮等三種溫室氣體以及一氧化碳。同時,甘肅省深化水生態監測試點工作,與生態環境部協同推進長江流域水生態監測,並專門針對黃河蘭州段和黑河張掖段開展水生態監測。截至目前,已完成全省74個國控斷面的水生生物採樣工作,且正在進行水生生物物種鑒定。
發佈會現場
在綜合監測站點建設上,甘肅已成功建成祁連山國家公園生態地面監測站(國家級生態綜合監測站),對祁連山張掖片區的生態系統實施全面“監測”與“體檢”;此外,甘肅正加速推進隴南大熊貓國家公園生態地面監測站的建設,以期全面掌握大熊貓國家公園甘肅片區的生態環境品質狀況;同時,還聯合中國科學院、蘭州大學等科研機構,積極申報國家生態品質綜合監測站,共計兩批次8個站點,以進一步完善生態品質監測網絡。
針對新污染物這一國內外關注的熱點問題,甘肅已將新污染物調查監測納入全省年度生態環境監測工作重點。甘肅省與中國環境監測總站簽訂了新污染物調查監測方法體系建設合作協議,初步構建起支撐新污染物環境調查監測試點工作的監測技術體系。
據了解,甘肅省環境監測中心站已順利通過國家組織的全氟化合物、鄰苯二甲酸酯類、酚類化合物和抗生素等新污染物的實驗室能力驗證考核。目前,甘肅已完成蘭州市、慶陽市3家企業和2家污水處理廠排放廢水及周邊影響水域的新污染物監測;完成了2個地級城市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水質中新污染物的監測;並完成了6個市州、11個縣區的20家優評化學物質使用企業的新污染物監測,初步掌握了試點區域和重點企業新污染物的時空分佈特徵。(文/圖 喬永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