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張掖市民樂縣公安局緊盯全縣社會治理實際,牢固樹立“警力有限、民力無窮”理念,緊緊圍繞“派出所主防”職能定位,深入推進數字化警務與主動警務、預防警務融合發展,高位推進“警格+網格”融合治理,實現了各司其職向多方力量綜合治理的模式轉變。
警網融合,多元共治
民樂縣永鑫小區是該縣集居住、商業、休閒娛樂為一體的開放式小區,小區內市場集聚、人車流動量大,治安狀況複雜,各類矛盾糾紛易發。2019年民樂縣公安局專門成立了永鑫小區警務室,由1名民警、2名輔警駐室值守,負責日常接處警、糾紛調處、治安巡邏等工作,將便民服務“觸角”延伸到了基層社會治理最末梢。
“我們按‘警格+網格’融合的思路,將轄區文昌社區和永鑫物業公司工作人員,以及檢察官、法官、律師等納入便民服務微信群組,組建了一個群防共治服務團隊,構建了矛盾糾紛排查化解聯調機制。”社區民警李生光説,“工作中,我們及時掌握糾紛情況和不穩定因素,做到第一時間響應,第一時間調處,真正實現糾紛控制在一線、問題化解在社區、矛盾調處在基層,有效維護了轄區的和諧穩定。”
“義警”幫助群眾推車 供圖 民樂縣公安局
群防群治,優勢互補
2024年9月,民樂縣公安局城關派出所組織召開“義警”業務培訓會,會後,一支由退伍軍人、保安、快遞員等30余人組成的“義警”隊伍正式走上崗位,助力民警開展矛盾糾紛聯調、社會治安聯防、重點工作聯動,築起了一道別樣的風“警”線。
家住紫金府小區的姚女士經營一家果蔬百貨超市,她十分關注、熱愛警察事業。2024年9月,她成為城關“義警”隊員,現在對矛盾調解、治安巡邏、法治宣傳等工作都已駕輕就熟。
“我與小區大部分住戶都比較熟絡,閒暇之餘,小區住戶也會到我店裏聊天,小店就成為了信息的‘數據庫’,現在我成了一名‘義警’隊員,我將掌握的社情民意及時向社區民警反映,配合他們成功化解、處置矛盾糾紛。”姚女士説。城關“義警”作為警務工作深度融入基層治理,豐富了治理形式、延伸了“感知觸角”,助推基層治理現代化水準持續提升。
民有所呼,警有所應
民樂縣公安局在深入推進“警調對接”機制基礎上,創新推出矛盾糾紛排查化解“四字工作法”,緊盯家庭、鄰裡、婚戀、債務等易引發治安問題的矛盾糾紛警情,建立職責分工明確的調解隊伍,形成矛盾糾紛排查梳理、信息匯集、研判評估、分流反饋、處置化解、反查評估、考核督導的全流程閉環管理機制。
2024年以來,民樂縣公安局刑事案件發案數同比下降44.6%,治安案件受案數同比下降22.9%,形成了轄區社會大局持續平安穩定的局面。(文 王世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