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2月,國家發展改革委等四部委批復同意甘肅啟動建設全國一體化算力網絡國家樞紐節點,設立慶陽數據中心集群。慶陽,這座充滿活力的城市,由此站上了數字經濟新賽道的起跑線。
全國一體化算力網絡國家樞紐節點 攝影 陳飛
在“東數西算”工程的大潮中,慶陽目標打造“中國算谷·智慧慶陽”。三年來,慶陽乘“數”而上,數“實”融合,以“算”賦能,慶陽數據中心集群快速成長為增量大、增速快的數據中心集群。千余日裏,中國能建、秦淮數據、三大電信運營商等行業巨頭加速入駐慶陽,慶陽累計對接數字經濟企業超3000戶,註冊子公司287戶。同時,慶陽設立了甘肅國信東數西算研究院、3處數字經濟人才基地,並開通了數字經濟“人才專列”。至2024年11月底,慶陽已建成標準機架3.1萬架,算力規模達3.4萬PFLOPS,併發布了“人工智能+”十大應用場景。
慶陽在國內八大樞紐節點城市中起步雖晚,但數字經濟建設速度卻非常快。國家整體部署為慶陽鎖定了融入“東數西算”戰略的發展路徑,重點服務京津冀、長三角、粵港澳大灣區等區域的算力需求。慶陽憑藉自身優勢,正處在國家重大戰略機遇疊加和自身優勢加速釋放的交匯期。
慶陽將“東數西算”工程視為經濟發展的時空“拐點”和歷史“窗口”,舉全市之力推動電力、能源、人才、經濟的升級、發展和聚集,制定出臺了《慶陽市“十四五”數字經濟引領創新發展規劃》,規劃建設了1.7萬餘畝的國家數據中心集群(甘肅·慶陽)“東數西算”産業園區,並堅持每月召開一次推進會。
京東(甘肅)數字經濟産業園內 攝影 俄少飛
規劃一齣,數字經濟企業接踵而至。圍繞“東數西算”工程規劃目標和建設任務,慶陽全面鋪開詳規、土地徵用儲備以及項目施工各項工作。慶陽堅持“大平臺承載”,園區規劃建設全面推開;堅持“大通道連結”,構建網絡時延圈;堅持“全要素支撐”,政策保障體系全面優化;堅持“多元化協同”,産業融合演進全面深化;堅持“新格局賦能”,産業帶動效應全面顯現。
2021年以來,慶陽打造“東數西算”大數據産業集群的做法獲得了多項榮譽。産業園區內,一項項建設記錄被刷新,創造了“慶陽速度”。如今,産業園區內逾萬架標準機櫃高效運行,數據實時更新,算力有序輸出。新能源開發、智慧設備製造、信息消費、創新研發、人才培養等全産業鏈加速形成,産業園區規模效應凸顯。
立足數字經濟産業實際,發揮優勢,慶陽不斷探索、強化破解難題,高標準打造“東數西算”産業園區,構建基本框架;堅持“大通道連結”,實現與其他國家樞紐節點之間的全光高速低延時互聯;以資源換産業、以項目擴鏈條,推動數算電産業融合發展;開通“人才專列”,帶動人才與智慧的流動。
憑藉天然“大機房”優勢,慶陽吸引著越來越多的投資者。易事特集團、天津提爾科技有限公司等企業紛紛在慶陽投資建廠。2024年,慶陽實施數字經濟重大項目51個,總投資968.48億元。同時,慶陽堅持招商引“數”,引智育“産”,累計對接數字經濟企業3667戶、簽約870戶。
在算力新賽道上,慶陽不斷尋找發展突破口:算力調度服務平臺上線,實現算力資源統籌納管;簽約加入中國算力網聯盟,加強與樞紐節點城市合作;共享算力、數據、演算法、應用等大市場;加快推進人工智能産業合作;建設“一港一城兩區一基地”。
近三年的時間裏,華為雲(全國)渲染中心投運、京東(甘肅)數字經濟産業園開園等標誌性項目相繼落地。慶陽算力規模呈快速增長,樹立了“中國算谷·智慧慶陽”的城市品牌。同時,慶陽還率先實踐“東數西算”工程“數盾”體系建設,打造安全的數據中心集群。(文 路世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