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進品牌首店不少於50家;力爭“中國環境谷”營收突破700億元;做強新能源汽車後市場,謀劃建設新能源汽車微鎮;挖掘闡釋運河文化、三國文化,打響合肥之源文旅IP;新改擴建中小學、幼兒園18所……2025年,合肥市蜀山區將堅持穩中求進總基調,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紮實推動高品質發展,奮力推進中國式現代化蜀山實踐。
得“新”應“首”,點燃消費增長新引擎
2025年,蜀山區將緊盯全年目標任務系統施策,以持續挖掘消費潛力、創新“雙招雙引”打法、強化投資效益、培育市場主體為抓手,優化營商環境,推動經濟持續回升向好。
激發招商引資“新動能”、賦能經濟發展“加速跑”。蜀山區聚焦重點産業鏈“雙招雙引”,全年招引總投資10億元以上項目不少於8個;將研究出臺穩定經濟增長和促進産業發展系列政策,優化市場準入、要素獲取、場景應用等支持措施,力爭新登記市場經營主體5萬戶以上;新增“四上”企業超150家、專精特新企業超50家,高新技術企業總數突破1000家。2025年,蜀山區計劃新開工億元以上産業項目10個,完成大建設投資60億元以上。
向“新”提“質”,厚植高品質發展新動能
蜀山區將完善科技創新體系,創新戰略格局,高標準建設“科大矽谷”蜀山園,持續豐富“全域科創”2.0內涵。
打造科技創新“試驗田”、成果轉化“高産田”,深化與在地高校、科研院所常態化互訪對接機制,健全符合科技創新規律和市場經濟規律的成果轉化體系;加大新研機構招引培育和服務力度,推進概念驗證中心、中試基地建設,探索在長三角等先發地區建設飛地孵化中心。
“合”力求“新”,蜀山區將從完善科創服務驛站功能,運用科創聯盟平臺;到健全多層次金融服務體系,強化資金募集,擴大區屬基金規模;再到擴大場景開放力度,打造標杆示範場景等多維度,構建優良生態圈,全力呵護科技創新。
文旅輝映,構建全域旅遊發展新格局
蜀山區將實施文化場景提升工程,推進天鵝湖文化創意示範區建設,圍繞安徽博物院、合肥美術館等載體,謀劃多元文化體驗項目,打造文化新地標。
為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挖掘闡釋運河文化、三國文化,打響合肥之源文旅IP,創新發展非物質文化遺産,打造更多展示蜀山新形象的文化精品。
“一業興、百業旺”。文旅産業是聚人氣、帶消費的“流量池”,蜀山將促進“文旅+”“+文旅”跨界融合,培育新場景、新業態,打造全省文化中心示範區和全省文旅樞紐城市重要節點。
打造特色文旅項目,開發精品線路,構建全域文旅發展新格局。如,依託“老鄉農場+祥源農場+月亮島片區”發展江淮味的和美鄉村遊,圍繞“中國環境谷”“科大矽谷”蜀山園等發展科技范的科普研學遊,聚焦天鵝湖、三里庵和黃懷交口等商圈發展煙火氣的特色街區遊。
人民至上,繪好城鄉共美新圖景
立足大城大鄉,蜀山區紮實走好城鄉融合發展之路,將高標準推進運河新城、高鐵新城、天鵝湖商務區等重點片區建設。
推動心湖公園開工建設,加快蜀山工人文化宮等公共服務配套項目進度,推進運河新城北部區域規劃建設;實體化運行高鐵西站建管辦,推進站城一體開發;推進天鵝湖商務區提質提品,保障紅四方等重點地塊開發建設;深化“科創+城市更新”,實施中國科大科技園、科學島科創走廊等項目。
2025年,蜀山區統籌城市品質提升和鄉村全面振興,努力實現城市讓生活更美好、鄉村讓人們更嚮往,繼續堅持“以人為本”,做實“民聲呼應”。
在推動基礎教育擴優提質上,蜀山區將新改擴建中小學、幼兒園18所。推進全國學前教育普及普惠區、全國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區“兩區同創”,加大中小學名師、名校長培養力度;也將提升“一老一小一孕”全週期健康服務,創新基層治理和健康管理“雙網格”互融互促,創建醫養結合和基層中醫藥工作兩個“全國示範區”。(文 孫雨靜 秦宇 劉曉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