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大蜀山周邊文旅産業推向新高度,打造成為全國文旅融合的新標杆。”1月14日,正在參加合肥市政協十五屆四次會議的合肥市政協委員、合肥同一文化傳播有限公司董事長蔣曉娟表示,可以從生態、歷史、文化、科技、商業五個維度,對大蜀山周邊豐富的自然資源和歷史文化底蘊進行挖掘和創新。
合肥市政協委員、合肥同一文化傳播有限公司董事長蔣曉娟
大蜀山作為國家級森林公園,周邊環繞著植物園、董鋪水庫、四季花海等生態資源,共同構築起合肥西部的綠色生態屏障。蔣曉娟建議,應以生態文旅為契機,實現旅遊模式的轉型升級,通過優化智慧導覽系統、推廣本地綠色生態産品、打造森林氧吧療養區等方式,讓遊客在欣賞美景的同時,增強環保意識,促進生態經濟發展。
蔣曉娟提到,大蜀山周邊歷史遺跡星羅棋佈,如塘崗遺址、古江淮運河遺址、將軍嶺等,都見證了歲月的滄桑變遷。她建議,應做好這些歷史文化資源的保護、修復與開發工作,精心打造合肥西部歷史文旅休閒區,通過設計“歷史文化探尋之旅”線路,配備專業導遊講解,讓遊客在遊覽中全面了解合肥的歷史發展脈絡。
在文化方面,蔣曉娟認為,大蜀山周邊文化資源豐富多樣,如倣古的半邊街、明清建築風格的開福寺等都展現了合肥的文化底蘊,她建議,應深入挖掘地方特色文化元素,同時在酒店、購物中心等場所推出文化主題客房和文化主題街區,吸引更多遊客駐足。
科技維度上,蔣曉娟表示,應借助現代科技手段,開拓文旅創新天地。她建議,與遊戲公司、動漫工作室等合作,開發以蜀山為背景的文化産品,如仙俠遊戲、動漫作品等,同時利用AI虛擬現實技術,打造沉浸式歷史文化體驗場景,提升遊客的旅遊體驗和文化認同感。
“明確各餐飲街區的差異化定位,通過舉辦主題燈光秀、傳統婚禮秀、美食挑戰賽等活動,創新商業活動形式,吸引不同消費群體的關注和參與。”蔣曉娟還建議,借鑒上海、成都等地的經驗,結合不同街區主題,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商業品牌。(文/圖 劉旭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