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商務部公佈了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2023年度綜合發展水準考核評價結果,浙江金華開發區在全國229家國家級開發區中位列第96位(在東部地區排名第52位),成功躋身全國百強經開區。
近年來,金華開發區認真落實中央、浙江省委和金華市委的決策部署,始終堅持創新發展、轉型發展,著力做強主導産業、做大經濟規模,不斷提升貢獻份額和發展位次,較2022年上升129位。
金華開發區風景 攝影 宋潔梅
全力築巢,做強特色産業引擎。新年伊始,在零跑汽車金華智慧製造基地,一輛輛新能源汽車在總裝線上一字排開,各類機械臂穿梭擺動……近日,各大車企陸續公佈了2024年銷量成績單,零跑汽車全年累計交付近30萬台,同比增長超100%。“之所以能把新車源源不斷輸入市場,得益於開發區新能源汽車産業集群的強大生産能力。”總裝車間負責人武岳霖説。
以産業集聚帶動園區提質,培育壯大産業集群,以服務骨幹企業為重點,以扶持中小企業發展為己任,最大程度激發各類市場主體的發展活力是金華開發區産業發展的目標與思路。相關數據顯示,金華開發區2023年園區地區生産總值超560億元,園區地區生産總值增速6.8%,土地開發利用率100%。
圍繞新能源汽車産業,金華開發區依託金華新能源及高端裝備製造産業園,按照高端化、集群化、品牌化、綠色化發展思路,通過建立産業鏈“九個一”,延鏈補鏈,豐富産業業態,壯大産業集群。圍繞健康生物産業,金華開發區以金華健康生物産業園為平臺,著力實施産業提質、創新鍛造、培大育強、招商引資等“八大行動”,構建現代生物醫藥産業生態圈。
創新驅動,激發企業發展動能。走進今飛凱達汽輪智慧工廠,整潔明亮的全自動流水線格外亮眼。“科技創新體現在從鋁錠到輪轂成品的每一個環節,比如現在使用的機械手噴塗油漆粉末,實現了噴塗流量數字化監控,品質更高,成本只有原來的五分之一。”涂裝車間主任徐曉聰介紹,過去一個車間需要400人,現在只需要160人。
創新是企業發展的核心競爭力,在金華開發區已成為共識。近年來,金華開發區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強化企業主體地位,加速科創平臺建設,高新技術企業和省級企業研究院數量持續增加,為産業升級提供了源源不斷的創新動力。據統計,金華開發區擁有國家級孵化器、眾創空間數量5個,省級及以上研發機構153個,高新技術企業420家;2023年全社會RD(研究與試驗發展)經費投入14.16億元,佔GDP比重達3.33%,研發強度連續3年位列全市首位。
對外開放,構建雙循環新格局。2023年2月25日淩晨,金華開發區政企代表團從上海出發,開始為期8天的“搶訂單拓市場抓商機”之行。來自醫藥健康、五金工具、汽車零件、機械電機、日化用品等領域的12家企業,先後前往瑞士和德國,與優秀企業開展合作洽談,參加科隆亞太採購交易會,在學習先進理唸經驗的同時,全力爭取歐洲訂單、拓展國際市場。
進出口是衡量一個地方經濟競爭力的重要指標,對於開放型經濟特徵顯著的開發區來説尤其如此。近年來,金華開發區充分發揮外貿高品質發展雙循環的作用,通過政策引導、梯隊培訓、營商環境優化、加大金融支持等方式,不斷強化外貿主體培育,增強外貿企業活力,不斷擴大海外朋友圈。據統計,金華開發區2023年進出口總額超187億元,增速53.19%;實際使用外資金額超2.2億美元,增速215%。(文 吳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