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皖北的産業轉移集聚區建設及‘三新一綠’産業集群的發展不可避免會産生大量固廢。‘以廢治廢’及‘工農複合’模式為降低治理費用提供了新的資源化經驗,應該積極探索和實踐。”1月22日,安徽省人大代表劉承斌提出,皖北地區在全省域中的環境狀態任務依然艱巨,建議積極探索以皖北縣域為載體推進“無廢城市”建設,為推進全省綠色發展作出積極貢獻。
安徽省人大代表劉承斌
劉承斌介紹,安徽省于2024年9月發佈了《安徽省“無廢城市”建設行動方案》,明確了全省域推進“無廢城市”建設的目標和路徑。
劉承斌認為,皖北地區作為安徽省的重要組成部分,其環境狀態改善任重道遠。同時,皖北縣域各固體廢物類別不盡相同,具有獨特的處理需求。
“在生態環境部先前確定的‘11+5’個試點城市及地區中,有兩個縣域試點在農業固體廢物及生活垃圾方面進行了有益探索,其經驗與皖北縣域情況相似,具有較高的借鑒意義。”劉承斌説。
劉承斌提出以下幾點具體建議:首先,相關部門、技術委員會及技術幫扶組應優先考慮皖北縣域為載體的“無廢城市”建設,並出臺縣域層面的固體廢物指定回收政策,以促進固廢的回收利用和處置。其次,在縣域內利用循環經濟産業園統籌生活垃圾、一般工業固廢、危險廢物等綜合處理,以實現防範風險的集中管理,這種模式有助於提高處理效率,降低管理成本。
“一個區域的綜合處理裝置運營,需要大量人員參與,也能促進本地人員靈活就業。”劉承斌説。(文/圖 劉旭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