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在線浙江消息(記者 徐立星):1月21日,金華市八屆人大五次會議“代表通道”集中採訪活動在金華市文化中心舉行。金華市青年企業家協會會員、金華市人大代表、浙江博藍特半導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余雅俊走上通道,圍繞代表履職、人大工作、社會熱點回答提問,積極建言獻策。
余雅俊亮相金華兩會“代表通道” 供圖 金華市青年企業家協會
余雅俊表示,自2012年成立以來,博藍特突出技術創新引領作用,逐漸成長為國內半導體材料以及器件領域的一支重要力量。作為國家高新技術企業,博藍特主要致力於LED晶片襯底、MEMS智慧感測器的研發、生産和銷售。新型舉國體制強化國家戰略科技力量,為國內半導體行業發展注入了強勁動能,國産化率也在不斷提升,大有可為。
作為一名“80後”,行走在新質生産力的發展最前沿,余雅俊深切體會到,堅持科技創新推動製造業企業高品質發展是一道新時代的全新命題,也是一道重要考題。結合企業發展,余雅俊認為要做到“三個聚”:
第一要聚力。抓新質生産力,聚發展新動能。堅持以科技創新塑造發展新優勢,持續增強科技創新策源能力、服務能力,科技成果轉化能力,使傳統産業“老樹發新芽”、新興産業開闢新賽道、未來産業勇闖“無人區”。這次金華市八屆人大五次會議,加快科技創新、培育和發展新質生産力,也成為代表們熱議的焦點。這些年來,博藍特也正是依靠科技創新的力量,主導並參與多項行業標準制定,引領行業發展與創新;承擔多項省、市重點研發、技改項目,提升了産品競爭力及行業地位,逐漸成長為國內半導體材料及器件領域的一支重要力量。
第二要聚才。依靠科技之“花”,結出産業“碩果”。在全球科技競爭日益激烈的今天,發展新質生産力已成為國家提升經濟實力、搶佔全球價值鏈頂端的關鍵戰略。而高、精、尖的人才隊伍,就是實現這一戰略的關鍵所在。博藍特一直貫徹專業的事讓專業的人來幹,以外引內培相結合的人才搭建培養模式,組建了一支高精尖人才隊伍。博藍特同時擁有省級院士專家工作站、省級企業研究院、省級高新技術企業研發中心等研發平臺,並與中南大學、合肥工業大學、中科院物理所等科研院校合作,充分發揮人才優勢作用,共同致力於科技成果産業化,形成多項核心專利。余雅俊建議,進一步優化迭代人才政策,為人才提供幹事創業的良好環境,讓一個個具備潛能的“種子”,儘快成長為推動行業和區域發展的“大樹”。
第三要聚勢。産學研深度融合,構築行業“新磁場”。“我愛金華,希望我們的企業能不斷為金華的科技創新和高品質發展賦能。”這是余雅俊在很多場合表達的心聲。技術的研發和産業化是硬幣的兩面,必須做到兩者兼顧,才能在行業內“勇立潮頭逐浪高”。近幾年,金華錨定“港”“廊”“鏈”主戰場,立足長遠,佈局十大重點産業鏈、十大製造業平臺,以浙中科創走廊為牽引賦能産業發展。建議充分發揮科創走廊內重大成果轉化平臺優勢,探索建設一批實體化技術轉移轉化中心,切實提升企業自主創新能力,強化企業科技創新主體地位,促進更多科研成果從“書架”走向“貨架”,真正轉化為新質生産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