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成都2月2日電 題:在川澳門“00後”的“跨次元”新春:盼川澳青年交流更深入
記者 岳依桐
江西南昌滕王閣下拍一套“靈蛇迎春”,四川成都拍一套“財神送福”……乙巳蛇年新春,四川大學“00後”澳門學生苡丹將兩套主題拍攝作為送給自己的新年禮物。“都是我之前沒有嘗試過的造型,算是新年的一種突破,也讓我對傳統文化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苡丹的父親是成都人,她從小便頻繁往返于四川和澳門。今年春節,苡丹一家三口選擇在四川過年,寫春聯、貼窗花、灌香腸、做臘肉、發紅包等傳統年俗無一缺席;新年餐桌上,佛跳墻、梅菜扣肉、川味香腸等廣式、川味佳肴紛紛亮相,年味十足。
今年21歲的苡丹在繁忙學業之餘,還嘗試創業、兼職模特,也是一名cosplay愛好者。苡丹説,成都包容多元的文化氛圍讓自己得以找到很多相同愛好者。雖然“入圈”還不到一年,她卻已經多次參加漫展,嘗試了很多不同的形象。
苡丹觀察到,成都不僅“二次元”相關的活動、産品非常豐富,更重要的是包容的城市氛圍讓愛好者都能“自由地做自己。”她説,地鐵上常有穿著誇張動漫服飾的coser,也沒有人會大驚小怪。而成都這座城市賦予年輕人的“自由”,也讓苡丹得以結交到更多“跨次元”的好朋友。
苡丹告訴記者,日前拍攝的“靈蛇迎春”造型,是她首次嘗試漢服。其實,她對漢服的關注早在中學時代就已經開始。秦漢的寬袍大袖、隋唐的色彩斑斕、宋代的簡約典雅……“澳門也有漢服社團。”苡丹説,漢服承載著豐富的歷史文化內涵,正吸引著越來越多澳門年輕人關注。
苡丹還是四川高等學校澳門學生聯合會的成員。平日裏,她積極參加各類川澳交流活動,致力於為加強兩地年輕人交流貢獻一份力量。此前,她還曾回到在澳門就讀的中學,向學弟學妹們分享自己在內地的學習、生活和豐富的見聞。
在苡丹看來,就如四川、澳門年夜飯菜色各有韆鞦外,兩地的人文也不盡相同。她期待,新的一年內兩地青年能夠更加頻繁地互訪。“希望澳門的青年可以多來內地看看,感受不同城市不同的文化底蘊,也找到更多的發展機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