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安徽省明光市,鐵路車站卞莊站見證著時代的變遷與鐵路人的堅守。2025年春運,對於58歲的共産黨員、車站值班員朱素軍來説,意義非凡——這是他工作生涯中的第39個春運。從1986年揣著畢業證、蹬著自行車來到卞莊站,到如今成為車站的中流砥柱,朱素軍用實際行動詮釋了鐵路人的責任與擔當。
2025年春運期間,卞莊站依舊忙碌。作為車站值班員,朱素軍承擔著列車運行監控、調度命令傳達等重要職責。從正月初一傍晚接班到正月初七早上下班,朱素軍的大半春節假期都在車站度過,他説:“鐵路人的日子就是跟著車轱轆轉,無論白班夜班,捎上家裏的臘肉香腸,與班組同事在崗位上守歲也是過年。”
在淩晨的行車室裏,朱素軍全神貫注地盯著螢幕,一絲不茍地監控著列車運行計劃和閉塞情況。他與調度員、列車司機等工作人員保持密切溝通,確保每一趟列車安全、準時到達。在春運這個特殊時期,他更是深知責任重大,力保作業精準無誤。
行車崗位作業的精準無誤離不開對列車位置和運行狀態的精準把控,只要坐在電腦顯示屏前,無論是與調度員聯繫、監視列車運行情況還是反饋生産信息作業,朱素軍與同事始終注意力高度集中。春運期間的卞莊站每天約有257趟接發列車作業,其中7趟到開列車、250趟通過列車,一天下來大約要重復3918句話。
在卞莊站,朱素軍不僅是一名資深的車站值班員,還是一位備受尊敬的師父,他的徒弟張新宇是一個“00後”,從分配到卞莊站開始就跟隨朱素軍學習。
朱素軍對徒弟的要求嚴格而細緻。從列車運行秩序的班前預想到天氣情況的變化應對,他都親自示範、耐心講解。在朱素軍的帶領下,張新宇逐漸成長為車站的中堅力量。兩人之間形成了深厚的默契與信任,相互扶持、共同進步。
朱素軍説:“剛來的時候,車站裏裏外外都很熱鬧。現在雖然業務少了,但我們的責任卻更重了。每一次列車的安全到達,都離不開我們每一個人的努力。”(文 孟婧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