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銳評】被美頻頻羞辱的加拿大,恬不知恥地打“中國牌”向美國乞憐!
來源:中央廣電總臺國際在線  |  2025-02-15 20:09:24

  “加拿大感到被背叛、被侵犯,受到老大哥毫無理由的打擊。”在美國日前宣佈對加拿大加徵關稅之後,加拿大豐業銀行經濟學家德里克·霍爾特在一份報告中這樣寫道。然而,加拿大政客最終是如何回應“背叛、侵犯和打擊”的呢?近期,加拿大全部13個省和地區的省長組團赴美,遊説美國議員、商業團體和勞工領袖,試圖乞求美方“網開一面”。

  更荒誕的是,為説服美方,這些加拿大政客居然打出“中國牌”,將中國描繪成“共同的經濟敵人”。比如,安大略省省長道格·福特聲稱,美國在尋求與中國“脫鉤”的過程中,需要加拿大各省支持;加方可以效倣美國,對中國産品徵收高關稅,並對中國關鍵領域投資設限。這被外界譏諷擺出一副搖尾乞憐樣。

  美洲有句俗語:“離天堂太遠,離美國太近”。這句話用在加拿大身上很貼切。它是美國最大近鄰與親密盟友,也是“五眼聯盟”成員之一。但在利益面前,美國對加拿大的壓榨、脅迫和羞辱,可謂毫不留情。

  在美國總統特朗普第一任期裏,最早遭關稅脅迫的國家中就有加拿大。特朗普再次當選後,多次揚言要“吞併”加拿大、讓它成為美國第51個州,還多次嘲諷加總理特魯多是“美國州長”。本月初,美方以芬太尼和非法移民為由,威脅對加方進口商品徵收25%額外關稅。最近,美國又宣佈對所有進口鋼鋁徵收25%的關稅,加拿大首當其衝。

  儘管特魯多等政客嘴上説著“絕不妥協”、聲稱要對美方發起關稅反擊,但實際上,加拿大在經貿層面高度依賴美國。舉個例子,加拿大是美國最大的鋼鐵和鋁進口國,一旦兩筆關稅疊加落地,高達50%的稅率將重創加方相關産業。

  一邊被美頻頻羞辱、擔憂利益受損,一邊又無力跟美國“硬剛”,加拿大政客們於是打起了歪主意——高調反華並抹黑中國,將此作為“投名狀”,以換取美方手下留情。而這樣的套路,外界並不陌生。這些年,從非法拘押中國華為公司高管孟晚舟,到散播中方“干涉”加拿大大選的謬論;從配合美方所謂“印太戰略”、派軍艦到臺海和南海巡航,到禁用中國5G設備、單方面宣佈對中國製造電動汽車徵收100%附加稅,加方在政治、安全、科技、經濟等領域不斷出臺針對中國的措施,有的是受人“指使”,有的則是自己“加戲”。

  其實,只要理性看待中加關係,就會發現,中加之間不存在根本利害衝突,兩國關係曾長期走在中國同西方國家關係前列。中國是加拿大第二大貿易夥伴、進口來源地及出口市場。特魯多執政九年多,起初中加關係發展良好,但隨著美方將中國視為“最大戰略對手”、對華全面遏制打壓,加方做法開始變形走樣,甘當美國反華急先鋒和馬前卒。這導致中加合作持續“遇冷”,也讓加拿大自身付出代價。

  對於本國政府錯誤做法,加拿大不少民眾和企業都表示反對。不久前,加中貿易理事會發佈的《加中商業調查》報告中提到,大多數加拿大企業認為,中國是它們在全球範圍內五大首選市場之一,確保中國市場機會對加方具有“戰略重要性”。

  過去一年來,一些西方國家紛紛選擇與中國改善關係,而中加關係至今沒有邁過那道“坎”,癥結在於加方政客仍有唯美國馬首是瞻的仆從心態,拒絕從根本上糾正對華錯誤認知。作為一個主權國家,加拿大丟掉本國自主與自尊,非但沒能從美國那兒討來“免死金牌”,反而損失了對華合作的寶貴機遇,在國際上更是顏面盡失、淪為笑柄。

  今年是中加建交55週年,也是建立戰略夥伴關係20週年。眼下,加拿大正面臨政局變化的轉捩點。對於該國未來領導人來説,能否堅持戰略自主、拒絕“無腦”充當美國反華打手、回歸對華理性認知,無疑是一個關鍵考驗。

  “中國牌”當不了加拿大的“擋箭牌”。“做美國的敵人是危險的,但是做美國的盟友則是致命的”——對於基辛格曾經説過的這句話,加拿大政客們現在想必有了更深的體會。在美國的大棒之下,加拿大政客們再怎麼搖尾乞憐甚至昧著良心討歡心,也不過是喪失國格人格、在全世介面前丟人現眼而已!(國際銳評評論員)

編輯:韓基韜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