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商業航天“飛”上新高度
商業航天是人類征途的星辰大海,更是産業發展的深邃藍海。當前,安徽正在圍繞火箭發動機的研發生産、衛星有效載荷的製造等重點領域,加快佈局空天産業,推動商業航天聚“星”成鏈。
日前,位於合肥高新區的中科星圖測控技術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星圖測控”)在北交所成功上市,成為2025年整個A股市場首家上市企業,也是北交所商業航天第一股。
除了星圖測控,合肥高新區近年來已聚集約140家産業鏈企業,形成覆蓋衛星整星及核心部件研製、低中高軌通導遙衛星星座運營及測運控、衛星數據應用服務的完整衛星産業鏈條。預計到2027年,合肥高新區將建成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商業航天産業前沿技術轉化新高地,具有合肥特色的國家級商業航天産業集聚先導新高地,具有示範效應的長三角商業航天産業英才匯聚新高地,打造全國示範的“中國星城”。
在池州,安徽星河動力公司剛剛完成“智神星一號”運載火箭反推火箭方案驗證。“2025年首飛的這一款地面推力可達到350噸,達到國內的先進水準,跟我們現在長三甲系列火箭的水準是相當的。”公司總工藝師徐坤和介紹,2020年落戶池州以來,公司已完成商業發射任務14次,順利將54顆商業衛星送入太空。
從一顆“種子”,到一片“森林”。池州市已簽約落戶商業航天項目4個,總投資111.2億元,正在對接的商業航天相關行業龍頭企業超過10家。
全國老工業基地城市安慶另辟蹊徑,以衛星元器件、無人機整機及配件等航空航天配件製造優勢,逐夢“空天”。前不久,5個商業航天項目集中開工,建成後預計年産值超百億元。
在蚌埠,從資金投入、技術研發到人才培養,蚌埠市建立全週期全鏈條産業服務體系,全力打造産業發展新地標。力爭3年到5年內,將商業航天産業培育成主導産業、10年到15年打造成支柱産業。
安徽省公佈的推動空天信息産業高品質發展行動方案提出,到2027年,全省力爭空天信息産業規模突破1000億元,2030年累計量産100發商業火箭及發動機、100顆商業衛星、100架通用飛機。(安徽日報記者 汪永安 實習生 李翰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