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肅高臺“三北”工程顯成效:荒漠戈壁變身宜居宜遊美麗家園
來源:央廣網  |  2025-02-19 15:43:03

  原標題:甘肅高臺:打好“三北”攻堅戰 荒漠戈壁換“新顏”

  飛鳥翔集,雲淡風輕,水清岸綠,黑河已成為鳥類棲息的樂園;綠覆黃沙,林網交織,鄉景宜人,甘肅高臺已成為宜居宜遊的美麗家園。“黃沙漫天”到“綠洲成片”的背後,是一場場防沙治沙戰役的勝利。

甘肅高臺:打好“三北”攻堅戰 荒漠戈壁換“新顏”

黑河成為鳥類棲息的樂園(高臺縣委宣傳部供圖)

  高臺縣地處巴丹吉林沙漠南緣,黑河中游下段,全縣沙化土地332萬畝,佔國土面積的51%。近年來,高臺縣堅持科學規劃、項目驅動、産業融合、多元融資,持續打好“三北”工程攻堅戰,綠色屏障不斷延伸加固,高品質發展的底色更亮、成色更足。

  科學規劃引領 擘畫綠動藍圖

  高臺縣堅持以科學規劃為引領,統籌山水林田湖草沙一體化保護和修復治理,大力實施造林綠化、封灘育林、更新修復等營造林措施,“三北”防護林建設穩步推進。

甘肅高臺:打好“三北”攻堅戰 荒漠戈壁換“新顏”

南華灘樟子松三北防護林(高臺縣委宣傳部供圖)

  該縣立足國家“兩屏三帶”“雙重”規劃中的生態功能定位,統籌山水林田湖草沙一體化保護和修復治理,編制《三北防護林工程規劃》《高臺縣防沙治沙規劃(2021-2030年)》等規劃方案,推動了南部沿山區退化草原修復治理,中部綠洲區農田林網恢復完善和退化林修復提升,北部荒漠區沙化土地綜合治理,為“三北”工程建設和鞏固提升綠洲生態治理成效奠定了堅實基礎。

  項目驅動治理 突出區域重點

  西沙窩沙漠總面積23.5萬畝,是全縣最大的風沙策源地。經過多年的沙化治理,如今連綿沙丘上草方格如陣列般漸次鋪展,宛如金黃色大網牢牢鎖住肆虐的風沙。

甘肅高臺:打好“三北”攻堅戰 荒漠戈壁換“新顏”

高台西沙窩風沙口乾部群眾開展義務壓沙(高臺縣委宣傳部供圖)

  高臺縣以項目為抓手,先後投資1.02億元實施沙化土地封禁保護、規模化防沙治沙、國土綠化試點等重點項目12個,完成沙化土地治理28.26萬畝。以構建北部防沙帶為重點,突出抓好北部胭脂堡灘、南部許三灣灘、西部西沙窩三大風沙口治理,加快鎖邊防風固沙體系建設,目前北部荒漠區得到有效治理。已申報1.64億元、67.43萬畝“三北”工程六期鞏固成果和黑河流域林草沙綜合治理項目,累計下達資金1.37億元。

  生態産業融合 催生綠色動能

  三橋灣林場發展經濟林400畝,種植早酥梨、杏子等20多個林果品種,栽植各類果樹苗木2.4萬株,不僅改善了生態環境,更開闢了一條綠色惠民的重要産業。

甘肅高臺:打好“三北”攻堅戰 荒漠戈壁換“新顏”

高臺縣三橋灣林場種植的西梅挂滿枝頭(高臺縣委宣傳部供圖)

  高臺縣聚焦造林綠化和戈壁農業發展規劃,強化産業帶動,圍繞交通幹線、荒漠戈壁等重點區域,充分利用“三北”工程資金,吸引社會力量投資。通過鼓勵引導專業合作組織、造林大戶發展綠色産業和生態經濟,栽植葡萄、優質梨、枸杞等特色經濟林8.53萬畝,實現經濟效益1.9億元,走出了一條生態效益與經濟效益雙贏的發展道路。

  統籌多方聯動 放大集聚效應

  甘肅共裕高新農牧科技開發有限公司在政策激勵下勇於實踐,將戈壁灘改造成“花果園”,種植早酥紅梨、新梨7號等3000畝新品種梨樹,走出了一條綠色發展之路。

甘肅高臺:打好“三北”攻堅戰 荒漠戈壁換“新顏”

高臺縣護林員常態化開展日常巡林(高臺縣委宣傳部供圖)

  高臺縣完善財政支持政策,探索建立“公共財政投入為基礎、重點林業生態項目為支撐、市場主體廣泛參與”的多渠道投資機制。統籌運用“三北”工程等林草生態項目資金,鼓勵社會力量、專業合作組織、造林大戶投資,全力推進生態脆弱區綜合治理和科學開展國土綠化。同時,積極探索與中華慈善總會合作開展“愛聚張掖植綠意,河西走廊築綠洲”公益項目,開展沙化土地治理。

  長效管護固本 築牢生態屏障

  設立三級林長432名,選聘管護人員535名,森林資源監管持續加強,森林資源安全得到不斷鞏固,林長制從“全面建立”邁向“全面見效”的步伐愈發穩健有力。

甘肅高臺:打好“三北”攻堅戰 荒漠戈壁換“新顏”

種植的杏子喜獲豐收(高臺縣委宣傳部供圖)

  高臺縣印發《關於打好“三北”工程攻堅戰科學開展國土綠化的令》,探索推行林長制“五個一”服務機制,建立了“林長+林草濕沙管護員+林草科技員+警員+監督員”的“一長四員”網格化管護體系,縣、鎮、村三級林長常態化開展巡林或針對性巡林,及時協調解決“三北”工程攻堅戰、防沙治沙、科學綠化中的重點難點問題,形成了齊抓共管的工作格局。(陳佔偉)

編輯:王奇英
最新推薦
新聞
文娛
體育
環創
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