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張掖市臨澤縣第二中學以“智慧校園”建設為契機,加快推動智慧環境、智慧管理與服務、數字資源與智慧教學、信息素養與智慧評價等領域變革,著力構建智慧教育創新應用生態,學校先後被確定為“央館人工智能課程”規模化應用試點校和“甘肅省智慧教育標杆校”“甘肅省STEAM教育實驗校”。
據學校校長李棟介紹,近三年學校累計投資300多萬元,升級改造全光校園網絡,實現“萬兆到校、千兆到桌面”,所有班級全部配備86寸希沃第五代智慧黑板,建成具備課堂智慧反饋系統的錄播教室、遠程互動教室、平板智慧教室等管理系統,校園變得更加智慧化。
“從剛開始的陌生好奇,到現在的熟練操作,智慧班牌已經成為我學習和生活中密不可分的好夥伴。”該校八年級(8)班學生劉子賢説。課餘時間,他常會翻看智慧班牌,智慧班牌系統記錄著他和同學們校園生活的精彩瞬間。
在學校黨總支部書記閆自平看來,傳統的學習更多的是面向群體,然而未來的學習則更多的是面向個體。為此,學校建成集3D列印、無人機、創意機器人、鐳射雕刻工作室一體的STEAM實驗中心,開設“智造、智航、智創、智工、智藝、智驗、智飛、智競”系列課程,建立“普及型、社團型、精英型”三級選課體系,探索基於人工智能環境下的多途徑學生自主學習新模式,培養學生創新思維能力和動手實踐能力。
同時,學校不斷提升教師數字化教學應用能力,積極推進技術賦能教學模式改革,探索利用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技術支持教師教學行為分析診斷、教研備課、學生評價等方面的實踐路徑,著力構建數字化背景下教師“教”與學生“學”的新模式。
據統計,目前已有400多名學生在省級及以上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中獲獎,學校依託STEAM實驗中心開展的課後服務活動課程入選了教育部第五批學校落實“雙減”典型案例。
“從素養導向的大單元教學入手,可以在國家中小學智慧教育平臺上篩選和整合適合學生的教學資源,讓我的備課更加方便、課堂更加生動。”該校語文組教師李磊説。平臺集成的人工智能、虛擬現實等先進技術為語文教學帶來了新的體驗,使課堂學習更加生動、真實。
現如今,應用國家中小學智慧教育平臺進行備課上課、在線聽課、互動教研等已成為臨澤縣第二中學教師工作的常態。學校借助AI、大數據精準捕捉教師授課語言、動作、表情、師生互動等情況,為教師教學行為和學生學習行為精準“畫像”,幫助教師改進課堂教學,提高教學效益。
此外,學校積極推廣智慧體育考試系統“教學、體測、比賽、運動會”和智慧作業批閱機“自由組卷、智慧批改、原卷留痕、學情診斷、錯題鞏固、資源沉澱”等多場景應用,通過基於過程化的數據採集,有效促進教與學的人機協同與減負增效。(文 豆義全 尹曉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