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天水市清水縣搶抓時令,緊盯設施蔬菜育苗管理工作,全力做好育苗“第一環節”,奮力跑好春耕生産“第一棒”,為新一年的農業生産開好頭、起好步。
工人在大棚內作業
走進清水縣白駝鎮蔬菜大棚種植基地暖棚,工人們正忙著勻苗、覆土、澆水,進行番茄的移苗定植工作,一排排剛栽好的幼苗青翠欲滴,一派生機勃勃的景象。
據了解,為了確保幼苗的成活率和生長品質,大棚種植基地採用了先進的設施農業技術,嚴格控制大棚內的溫度、濕度和光照條件,為幼苗提供了最適宜的生長環境。
工人在大棚內作業
“我們栽了4000棵番茄苗,目前長勢良好,現在正在進行除草、澆水、勻苗管理。下一步,我們將進行灌根、吊架,預計2025年5月份能提前上市。”白駝鎮産業大戶景愛林説。
“目前,白駝鎮已全力推進春耕備耕工作,設施大棚開始整地、鋪膜、栽種等工作。2025年計劃在白駝河流域新建地坑式大棚2000平方米,改造提升大棚230座2.74萬平方米,種植蔬菜2.9萬平方米。在姚黃村建設集育苗、嫁接、種植、採摘、休閒觀光為一體的綜合性草莓産業示範園,種植草莓2萬平方米,種植靈芝、羊肚菌、木耳等食用菌2萬平方米,不斷推進食用菌品牌建設。”白駝鎮副鎮長宋岩説。
管理有序的蔬菜種植大棚
産業發展是群眾增收致富、實現鄉村振興的基礎。清水縣白駝鎮將蔬菜産業作為加快鄉村振興、增加農民收入的切入點,充分利用蔬菜大棚等農業設施,大力發展蔬菜種植,幫助村民增收。
2025年,清水縣將圍繞建設現代山地特色農業示範區,大力發展特色産業,繼續發展壯大白駝河流域蔬菜産業規模,不斷完善各類配套設施,探索構建新型農業生産體系,推行“公司+合作社+基地+農戶”生産模式,“訂單收購+分紅”銷售模式,推動白駝河流域蔬菜産業規模化、集約化、園區化高品質發展。(文/圖 王利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