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篩查報告顯示,你的抗壓能力達到優秀等級,但需要注意加強集體生活適應性訓練。”3月4日,在湖南省邵陽市北塔區的役前教育訓練基地,某戰區空軍醫院心理科主任丁嵬正通過自主研發的大數據雲平臺智慧心理篩查系統,為準新兵解讀個性化心理評估報告。
針對“兵之初”的心理適應難題,在2025年徵兵役前教育期間,該區人武部首次將大數據雲平臺智慧心理評估技術應用在役前教育,通過“專家駐點+科技賦能”雙輪驅動,為預定新兵打造軍營角色轉換的“緩衝帶”。據悉,該心理篩查系統能針對各類場景、各種群體開展針對性評估,涵蓋抗壓能力、環境適應、團隊協作等7項核心指標評估體系。心理篩查系統通過設置標準化量表、情景模擬測試、行為反應分析等模組,同時接入Deepseek智慧分析結果,為每名青年生成個性化心理檔案,實現心理風險早發現、早干預。
北塔區2025年上半年新兵役前訓練輔導授課 供圖 北塔區融媒體中心
隨後,丁嵬以《從“家門”到“營門”的心理跨越》為主題,結合某區空軍歷年來新兵新訓期間的典型適應性案例,講解部隊生活特點、壓力應對技巧和角色轉換策略,為預定新兵上了一堂別開生面的心理課、政治課和人生價值觀課。課程結束後,丁嵬團隊開展了以“軍營初體驗”為主題的團體心理訓練,模擬部隊集體生活、作訓以及緊急任務等場景,運用壓力感知、認知調節、情緒管理等系列方法為預定新兵提升心理韌性。在個體輔導環節,心理專家結合篩查報告,為大學生新兵李江航設計“漸進式部隊環境適應方案”。
“通過將心理服務的關口前移,我們努力實現往部隊輸送‘合格兵’到‘優質兵’的跨越。”該區人武部政委汪涵介紹,本次心理篩查已建立動態心理檔案32份,識別出思鄉情緒、人際敏感等5類高頻問題,對4名重點人員實施“一人一策”精準干預。對篩查中發現的3名適應力偏弱青年,專家團隊及時開展“一對一”輔導,併為他們量身定制《心理適應提升計劃》。
目前,北塔區徵兵辦已與接兵部隊建立了心理數據共享機制,實現役前篩查結果與新訓階段心理服務的無縫銜接。下一步,該區將深化“大數據+心理服務”模式,依託篩查系統建立週期性評估機制,持續跟蹤新兵入營後的心理動態,為打造“入伍安心、服役暖心、部隊放心”的優質兵員提供堅實保障。(文 王小波 陶西子 劉恩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