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倫貝爾市近億畝草原將進入休牧期
來源:中央廣電總臺國際在線  |  2025-03-24 16:12:57

  呼倫貝爾市林業和草原局消息,為保護草原生態系統生物多樣性、增加草原植被蓋度、促進牧草返青、提高天然草原草産量,呼倫貝爾市9329萬畝草原將從4月10日開始進入為期45天的休牧期,實行季節性休牧措施。

  走進陳巴爾虎旗呼和諾爾鎮白音布日德嘎查牧民塔麗婭家的羊棚,仿若踏入了一個萌趣世界,300多只剛出生的小羊羔,毛色潔白如雪,不時發出“咩咩”的稚嫩叫聲,非常可愛。

呼倫貝爾市近億畝草原將進入休牧期

棚舍集中飼養的羊 供圖 呼倫貝爾市林草局

  塔麗婭介紹,2024年,她家對養殖設施進行了大規模升級,在原來的800平方米棚圈的基礎上,新搭建了兩座1000平方米的陽光棚,改善牲畜生活條件,科學飼養。今年2月,雖然陳巴爾虎旗的天氣仍在零下三十幾度,但她家已經開始接早春羔了,有了溫暖、安全的庇護所,小羔仔成活率達到了100%。

呼倫貝爾市近億畝草原將進入休牧期

牧民正在為集中飼養的羊喂料 供圖 呼倫貝爾市林草局

  在做好畜牧業生産的基礎上,塔麗婭還經營著阿茹貢牧場。在自家13222畝草場的基礎上,又租賃了10500畝草場。家中牲畜已發展到2100多只羊、80多頭牛和20多匹馬。秉持著科學養殖的理念,2024年起,塔麗婭試用全日糧飼喂方式,在銳減飼草料用量的同時,落實草畜平衡和畜牧業轉型的政策要求,採取“家庭牧場+舍飼半舍飼”發展模式,由傳統養殖模式向集約化、規模化養殖模式轉型,提高養殖效率,有效避免過度放牧導致的草地退化和土地荒漠化,實現草原生態改善和增收的雙贏。

  2024年呼倫貝爾天然草原草産量1876.25萬噸,草原生産力125.7公斤/畝,草原綜合植被蓋度達76.38%,草群高度36.78釐米。今年,為促進生産、生活、生態有機融合、協同發展,高品質落實我國北方重要生態安全屏障建設、祖國北疆安全穩定屏障建設、國家重要農畜産品生産基地建設各項目標任務,在全面實現人草畜平衡發展、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牧區現代化建設方面先行先試,呼倫貝爾市印發了《系統解決草原過過牧問題推動傳統畜牧業轉型升級工作方案》,通過打造現代化畜牧業生産鏈、鍛造集成化畜牧業産業鏈、塑造高效化畜牧業監管鏈,達到牧民降本增收和草原生態恢復雙贏。

  在鄂溫克族自治旗伊敏河鎮永豐嘎查,牧民張凱正帶領工人們改造自家標準化牲畜棚圈。棚圈內,新安裝的全自動飼喂系統和恒溫飲水裝置正在調試,為即將到來的休牧期做足準備。張凱家承包著千余畝草場,過去以傳統放牧為主,今年他積極響應政府號召,計劃通過擴大舍飼規模和改良牲畜品種實現綠色轉型。

  針對傳統放牧對草場的過度依賴,張凱在旗畜牧局指導下制定了“舍飼+輪牧”新模式。休牧期間,他計劃將基礎母畜全部轉入舍飼圈舍,通過科學配比飼料保障繁殖率力爭三年內實現種群改良。

  近年來,鄂溫克族自治旗大力推廣生態畜牧業,永豐嘎查作為試點嘎查率先行動。張凱不僅自己轉型,還牽頭成立了“草原生態牧業合作社”,帶動12戶牧民共同投資建設現代化棚圈,共享疫病防治技術和優質種源。這種集約化生産模式預計可使單位草場承載牲畜量提升40%,而植被恢復週期縮短30%。

  “我家養了50頭牛,100隻羊,我通過朋友圈也看到了春季休牧公告,並且嘎查的人也來我家裏講解春季休牧期的注意事項和休牧的重要性,養牛羊是我家的重要經濟來源,草原好了,牛就壯了,只有保護好草原我們才能更好地發展畜牧業。”

  阿木吉日嘎拉是新巴爾虎左旗新寶力格蘇木貢諾爾嘎查牧民,他家裏養了50牛,100隻羊,每年春季總能看到他忙碌的身影。今年他積極響應草畜平衡、禁牧和休牧規定和政府的號召,落實科學養畜、合理放牧的畜牧業發展思路,奏響了以優養畜的富民新“牧歌”。

  春意漸濃,新巴爾虎右旗3128.67萬畝草原將於4月10日起全面進入休牧階段,為草原生態的恢復與保護提供有力保障。

  近年來,呼倫貝爾市以“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為導向,針對草原生態保護與畜牧業可持續發展中的難點問題,綜合施策、精準發力,全面打響草原過牧治理攻堅戰,將“系統解決草原過牧問題推動傳統畜牧業轉型升級”作為市委重點改革課題,以“三變”“三位一體”為抓手,推動傳統畜牧業向現代化、生態化、集約化轉型升級。

  下一步,呼倫貝爾市將充分緊抓國家推動草原畜牧業轉型升級的契機,充分利用好政策、資金支持,在基礎設施建設、生産方式轉變、社會化服務體系建設、畜産品精深加工、品牌打造等方面持續發力,全力以赴推動全市畜牧業實現轉型升級,為全國草原畜牧業高品質發展提供可借鑒、可推廣的“呼倫貝爾經驗”,助力國家畜牧業發展再上新臺階。(文 張梁誠 時光宇)

編輯:高菲
最新推薦
新聞
文娛
體育
環創
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