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昌:科技賦能繪就春耕新圖景
來源:甘肅日報  |  2025-03-26 10:55:39

  春分時節,在金昌市廣袤田野上,智慧農機穿梭忙碌,北斗導航系統、淺埋滴灌技術、水肥一體化設備等現代農業裝備協同發力,勾勒出一幅幅“科技春耕圖”。

  在甘肅農墾金昌農場,無人駕駛拖拉機正沿著北斗導航軌跡精準開溝,無人機編隊掠過農田均勻噴灑農藥。

  “合作社投入120台(套)智慧化農機開展春耕作業,涵蓋播種、施肥、灌溉全環節。”甘肅金農農機專業合作社理事長謝守宇介紹,借助北斗導航系統,農機作業軌跡誤差控制在2釐米內,實現“種肥同播”“一穴一粒”的精量播種,綜合機械化率達95%以上,較傳統耕作效率提升5倍。

  科技助力春耕備耕的場景同樣出現在金川區雙灣鎮九個井村。搭載北斗導航的智慧播種機在單産提升示範田裏勻速行進,種子播深、施肥位置、滴灌帶鋪設等參數實時顯示在操作屏上。

  九個井村村監會主任張吉旭算著效益賬:“與傳統種植方式相比,智慧播種機播種每畝省種20斤、節水100立方米,配合水肥一體化技術,成本直降200元,産量還能提升10%。”

  在金川區雙灣鎮營盤村,農戶姚德成正在查看剛完成播種的套種田。今年,他採用小麥玉米套種模式,兩套獨立滴灌系統實現錯峰用水,配合寬窄行密植技術,預計畝均節水超20%、綜合增收500元以上。

  “兩種作物共用土地資源,水肥分開管理,既保證産量又節約資源。”姚德成説。

  目前,雙灣鎮已完成1530.5畝春小麥播種,智慧農機推廣計劃正在加速實施。雙灣鎮農業農村綜合服務中心主任潘亮介紹,今年金川區計劃通過“財政補貼+農戶自籌”模式,推廣30台智慧農機。

  在永昌縣水源鎮,經過整合的“連片田”展現出規模化優勢。3台北斗導航播種機同步作業,日播種面積達12公頃。

  “零散地塊經高標準改造後,形成‘田成方、渠相通、路相連’的現代農業格局。”水源鎮幹部王友河表示,“縣裏自主研發的小麥淺埋滴灌播種機將開溝、播種、施肥、鋪管四道工序合而為一,過去需要人工往返四五趟的活計,現在農機走一趟全搞定。”

  科技賦能的背後,是農業服務體系的全面升級。今年,甘肅農墾金昌農場構建起農資、農機、農技、農産品、農業金融一體化服務體系,與金昌、武威地區30余家新型經營主體建立合作,簽訂服務訂單2333.3公頃。

  “從産前農資直供到産後儲運銷售,全鏈條服務讓種植戶更專注田間管理。”金昌農場企業管理部部長耿超介紹,農場通過“農墾社會化服務+地方”模式,已示範推廣小流量滴灌帶系統等多項增産技術。

  從北斗導航到智慧灌溉,從節水套種到全程機械化……放眼金昌大地,科技賦能農業生産現代化,為鄉村振興注入澎湃動能。(新甘肅·甘肅日報記者 謝曉玲)

編輯:王奇英
最新推薦
新聞
文娛
體育
環創
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