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落于九曲黃河“幾字彎”臂彎之中的鄂爾多斯市東勝區,既是鄂爾多斯市核心主城區,也是“呼包鄂”經濟圈的戰略支點,更是一座以溫情浸潤街巷的暖城。
夯實根基 石榴花開滿城芳
東勝區“同心同勝·石榴花開”主題公園
陽春三月的月季文化公園裏,東勝區第一小學鐵西校區五年級學生在公園內開展“沉浸式”民族團結主題教育班會。像這樣的主題公園,東勝區共有5處,它們風格迥異,卻貫穿著一個共同的主題: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公園內處處呈現中央民族工作會議精神、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華文化符號等內容,讓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如春風化雨般浸潤各族群眾心田。
東勝區“和美北疆·守望相助”系列宣講活動
近年來,東勝區以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實踐教育基地為抓手,打造基地、公園、街區、示範社區、商圈的功能佈局,文化內涵、環境品質、教育功能日益彰顯;建成萬家惠等3處青少年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研學中心,蒙二幼等10所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示範學校,萬達商圈4處旅遊促“三交”基地,打造涵蓋互嵌社區、農旅休閒、紅色研學旅遊等精品線路5條、21處市域示範點;以多種形式的宣傳陣地建設推動全域覆蓋,通過立體式、多角度講好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東勝故事;成立由東勝區委牽頭的統一戰線領導小組,將民族工作納入綜合目標考核體系,明確區、鄉鎮(街道)、村(社區)三級促進會工作職責,建成了123個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促進會,形成“領導小組+促進會+基地”的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大宣教格局;依託實踐教育基地、統戰之家、研學中心等陣地常態化實施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暨感黨恩、聽黨話、跟黨走“十百千”宣講工程,組建“七支隊伍”“同心宣講團”“講師團”“烏蘭牧騎”等宣傳隊伍355支,創新開展“和美北疆·守望相助”深化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系列宣講、“暖城七點半·勝都開講”等活動。截至目前,東勝區開展各類宣講活動410余場次,受眾超20萬人次,讓人人都懂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內涵,人人都講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故事的氛圍越來越濃。
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示範街區
互嵌共建 石榴結籽暖全城
在東勝區建設街道百家宴活動上,3000余名群眾歡聚一堂,共享美味佳肴,共話美好生活,一盤盤回味無窮的菜肴,一句句寒暄問暖的話語,流淌出濃濃的幸福味道,讓社區居民們感受到了別樣的親情,把一個個溫馨的小家庭串成了和睦的大家庭,架起了社區與居民群眾的連心橋。
東勝區舉辦百家宴活動
東勝區以“三項計劃”為抓手,深入實施各族群眾互嵌式發展計劃,挖掘東勝區城市民族工作亮點特色,建成民族群眾互嵌式社區26個,利用黨群服務中心、新時代文明實踐站、統戰之家等場所,常態化開展“我們的節日”“百家宴”“心連心”“手拉手”“一家親”等活動100余場,各族群眾在空間、文化、經濟、社會、心理等方面的全方位嵌入,持續擦亮“一鎮(街道)一特色、一村(社區)一亮點,一領域一品牌”建設,打響“暖城·石榴籽”品牌。
在校園裏,東勝區也牢牢把握青少年“拔節孕穗”這一關鍵時期,深入實施各族青少年交流計劃;組織強化教育引導職責,開展“民族團結一家親 小石榴籽在行動”“各族青少年重走昭君路”等主題教育實踐活動;通過東勝區博物館、圖書館、文化館等陣地開展主題研學、閱讀推廣、非遺手工技藝體驗等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主題活動20余場,吸引約1.3萬名中小學生參與,引導各族青少年在深度體驗中增強對中華傳統文化的認同感。東勝區將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融入辦學治校、立德樹人全過程,在全區150個學校廣泛開展“同升國旗、同唱國歌”“國旗下演講”“開學第一課”“請黨放心 強國有我”主題隊日等活動,推動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紮根各族師生心中。
東勝區罕臺都市幼兒園深入實施小小“石榴籽”工程
文旅産業與統一戰線工作深度融合,正成為推動社會進步、促進民族團結的強大動力。東勝區精準把握這一趨勢,積極深入實施旅遊促進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計劃,將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融入文旅産品研發、文旅活動、景區建設等領域,推出“暖城七點半 週末音樂匯”文化品牌,舉辦“翰墨鑄魂·同心同勝”統一戰線主題書畫展,推動九城宮草原漫瀚文化旅遊區、萬家惠歡樂世界二期、北巢樸宿等“文旅+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項目”建設,推出“蒙古馬擺盤”“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擺件”等精品文創産品30餘款,舉辦烏蘭牧騎“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 ”文藝演出5場,在重要節點開展文旅活動88項,舉辦文藝展覽、展示、演出等活動40場次,在文旅融合發展中講好新時代東勝區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故事。
東勝區“暖城七點半 週末音樂匯”
一場場豐富多彩的文化活動,一次次接地氣的理論宣講,一個個務實有效的舉措……不斷鑄牢民族團結的根脈,促進各族人民像石榴籽一樣緊緊抱在一起。
産城共融 幸福生活入畫來
“紡織産業是充分聯農帶農的産業,其可持續發展事關鄉村振興與共同富裕,向高端化、智慧化和綠色化轉型發展,是羊絨産業發展的大趨勢,也是鄂爾多斯集團正在做的事,在未來要認真履行企業的經濟責任、政治責任和社會責任,將民族團結進步創建融入企業發展,譜寫企業和諧發展新篇章。”全國人大代表、內蒙古鄂爾多斯投資控股集團總裁王臻説。鄂爾多斯集團作為東勝區優勢特色産業的典型代表,全程見證和參與了中國羊絨産業的崛起和東勝區能源經濟的騰飛,鄂爾多斯資源股份有限公司連續兩年榮獲“全國民族團結進步模範集體”稱號。
發展是促進民族團結的金鑰匙,當各族群眾共享改革發展成果時,民族團結就有了最堅實的物質基礎和精神紐帶。東勝區2024年地區生産總值突破1100億元,2021年以來每年至少跨越一個“百億台階”,202項重大項目完成投資207億元,晶澳光伏組件、中車整機、萬界超算中心等46個項目建成投運,風光車屏絨材智等特色産業正在向高端化、智慧化、綠色化、集群化加速邁進。東勝區聚焦工作主線,大力促進各民族共同團結奮鬥、共同繁榮發展,紮實推動各民族共同走向社會主義現代化。
以發展促民生,以民生促團結。東勝區2024年溫暖工程全面推開,改造提升換熱站182座,加速推進35個小區天然氣全覆蓋行動,紮實推動44個老舊小區改造和120個住宅小區遺留問題集中整治,5萬噸中心城區引黃工程實現通水,受益群眾超20萬人,形成“學區制、集團化辦學”“家庭醫生服務”“15分鍾醫保服務圈”“‘1+12+N’三級養老網”等創新做法。資金投入、産業扶持、基礎設施建設……一項項惠民政策紮實落地、一個個發展成果惠及群眾、凝聚人心,讓各族群眾共享現代化建設成果,讓東勝人民生活更幸福更美好。
公園城市攜手市民群眾共繪幸福畫卷
漫步東勝街頭,穿行于“紅石榴”主題公交,觸摸街角民族團結墻繪,“籽籽同心”燈光秀點亮城市夜空,民族卡通形象躍動在樓宇光影間。東勝區正以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為主線,在高品質發展的征途上奏響新時代的團結樂章。(文/圖 東勝區委統戰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