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長沙經開區發佈《關於推動“人工智能+機器人”創新發展的若干措施》(以下簡稱《措施》),錨定人工智能與機器人産業新賽道,憑藉一系列精準政策,全力打造技術領先、生態完善、應用廣泛的産業高地,為區域經濟高品質發展賦能,助力長沙建設全球研發中心城市。
長沙經開區鳥瞰圖 攝影 舒展
此次發佈的《措施》,從人工智能産業、開源技術、機器人等三大領域,提出10項具體舉措與19個政策要點,覆蓋産業集聚、模型開發、數據開發、産品升級、企業培育和場景應用等環節,構建全鏈條支持體系。
在産業聚集方面,《措施》拿出“真金白銀”,吸引全球優質企業落戶。對引入的人工智能領域世界500強、中國500強、行業百強等重點企業,單個企業最高可獲累計1億元獎勵;入駐經認定特色産業樓宇的企業,可連續3年享受每年最高50萬元的場地補貼。
算力和數據是人工智能發展的核心。《措施》創新推出“算力券” 機制,對租用國産智慧算力、開發垂類模型的企業,按年度實際投入的10%給予最高100萬元補貼;對自主開發行業垂類模型,且形成5個以上服務合同、累計合同額超100萬元的企業,給予一次性50萬元獎勵。在數據要素開發方面,鼓勵企業設立工業數據共享平臺或數據標注基地,數據應用企業使用平臺數據完成模型訓練並形成産品的,最高可獲100萬元補貼。
《措施》也積極支持開源系統應用與適配,對首次通過開源原生應用認證並上架的企業,最高給予50萬元獎勵。晶片或模組企業在開源適配領域通過認證的企業,按系統類型最高可獲2000萬元年度獎勵。此外,鼓勵高校和培訓機構開展開源技術課程,對培訓合格且學員穩定就業的機構,給予最高20萬元年度補貼,推動技術協同創新,培養優質産業人才。
針對熱門的機器人産業,《措施》同樣給出豐厚獎勵。對年度研發投入達500萬元且實現批量銷售的機器人企業,按研發費用的10%給予最高500萬元年度補貼,連續支持三年;支持機器人企業建設開源社區和中試平臺,單個平臺最高獎勵300萬元;機器人産品進入世界500強或中國500強企業採購目錄,且連續兩年銷售額超2000萬元的,企業可獲100萬元一次性獎勵;機器人整機企業採購非關聯企業零部件産品達100萬元的,按採購量的10%給予最高 500 萬元補貼。
《措施》還進一步鼓勵企業在生産、服務等領域批量應用機器人,對採購非關聯企業機器人産品的,按整機採購額的10%給予最高500萬元補貼。園區還將開放智慧城市、智慧工業等八大領域示範場景,每年遴選優秀應用案例,單個場景最高獎勵50萬元。
長沙經開區企業智慧生産車間 攝影 周雨晴
長沙經開區相關負責人表示,《措施》的出臺,彰顯了園區展現了長沙經開區打造全球人工智能與機器人産業高地的決心。未來,園區將持續完善産業生態,強化服務保障,讓每一家落戶企業都能在技術研發、市場拓展、人才培養等方面獲得全方位支持,共同書寫人工智能與機器人産業發展的新篇章。(文 周雨晴 歐亞琦 潘子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