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淚絕筆,紙頁斑駁;字字如刃,墨痕猶燙。
2025年清明將至,中央廣播電視總臺華語環球節目中心推出五集紀錄片《絕筆》(第五季)。該片聚焦十位革命先烈的臨終絕筆,通過AI技術還原歷史檔案與珍貴影像,重現革命先烈用生命譜寫的信仰長歌,展現他們向死而生、矢志不渝的理想信念。節目將於3月31日至4月4日每晚8點在CCTV-4播出。
《絕筆》(第五季)選取了大革命、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等歷史時期的人物故事。風雨如晦的歲月裏,黃競西寫下“死是一快樂事”,從容赴義;郭亮甘願為革命獻頭顱,盡顯赤子丹心;何功偉直面屠刀,以挺拔的脊梁撐起不屈的信念;王德三書寫萬言遺書,“愛到她的每一根頭髮”的柔情與“為真理而死”的剛烈交相輝映。抗日戰場上,戴安瀾遠征緬甸,馬革裹屍;張自忠血染宜城,詮釋“我死則國生”的軍人之魂;苗可秀雪原托孤,字字泣血;左權血染十字嶺,化作永不褪色的戰地豐碑。渣滓洞的刑訊室裏,江竹筠以柔弱之軀承載鋼鐵意志。寶島台灣,隱蔽戰線英雄李蒼降,用“春天的搖籠”比喻黎明前的犧牲。十封絕筆,十曲淬血長歌。這些用生命書寫的篇章,共同譜寫出氣壯山河的精神史詩。
為紮實呈現絕筆背後的故事,攝製組歷時數月、跨越十余省、行程數萬公里,深入探訪30余家國家級檔案館、革命紀念館及烈士故居,通過細緻梳理和多方求證,發掘鮮為人知的珍貴史料。節目中,多件具有重要歷史價值的文物、檔案首度公開,如何功偉烈士在獄中寫給妻子許雲的泣血絕筆,國家一級文物《犧牲》雜誌原件及其收錄的黃競西烈士遺墨,中央檔案館珍藏的郭亮烈士絕筆,以及台灣抗日誌士李蒼降的《與妻訣別書》、早年學籍檔案和珍貴家庭照片等。歷經歲月洗禮的文物,傳遞出革命先烈們感人至深的家國情懷。
攝製組在台灣尋訪到李蒼降烈士的遺孀——如今已百歲高齡的曾碧麗女士,以及他們的女兒黎紅,通過鏡頭記錄下她們珍藏的記憶。此外,江竹筠烈士之孫彭壯壯等革命後代也傾情講述。跨越時空的珍貴口述,讓家書中的情感記憶重新鮮活,也使革命先烈的錚錚鐵骨躍然眼前。
《絕筆》的敘事中充滿了訣別。本片創新運用AI影像修復技術,讓烈士“重生”,與家人“團聚”。當年輕的李蒼降和已經年邁的妻子“重逢”,原本不復相見的愛人,在影像中穿梭時空山海,執手相看。科技賦能歷史敘事,讓革命精神在光影交織中煥發新的溫度與力量。
絕筆,非終章!《絕筆》(第五季)通過一封封浸染著血淚與信仰的家書,深刻詮釋革命先輩的赤誠初心。穿越時空,見字如面,這些泛黃的信札,是先烈們的苦難與輝煌,更是後人接續奮鬥的永恒火炬!
來源:CCTV4《國家記憶》
中央廣播電視總臺華語環球節目中心新媒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