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共青團山丹縣委立足縣域實際,聚焦新時代青年思想政治引領核心任務,以構建“四鏈融合”工作體系為牽引,將紅色精神融入育人全過程,創新構建多維立體思政教育格局,推動思政教育入腦入心、見行見效,為青少年成長注入紅色基因與時代活力。
深化育人“培養鏈”,打造浸潤式思政教育生態
團縣委堅持“課程+實踐”雙輪驅動,將國際共産主義精神、愛國主義精神等精神內核融入16所中小學教學體系,在校地共建中打造“艾黎精神傳承帶”,組織“行走的思政課”“重走艾黎路”等研學旅行活動42場次,通過情景劇展演、雙語講解、紅領巾講解員等形式,讓青年在沉浸體驗中感悟“努力幹、一起幹”的實幹精神。同時,深度探索“大思政課”格局,開展“操場上的思政課”等活動,點亮“紅色操場”,用好思政“新配方”。
築牢育人“成長鏈”,構建全域化實踐育人網絡
團縣委依託山丹艾黎紀念館、艾黎故居等7處紅色教育陣地,打造“15分鐘思政教育圈”,開發“艾黎精神青年説”VR雲展廳,實現線上線下陣地聯動;創新“行走的思政課”品牌,組織青少年赴山丹艾黎紀念館、漢明長城博物館等紅色教育基地開展研學旅行活動78期,赴高廟記憶民俗文化産業園等基地進行“田野裏的成長課”,讓青年在鄉村振興一線見證理論實踐轉化。
青年講師團授課
同時,團縣委開展“艾黎精神代代傳”主題教育活動,聯合新西蘭友好組織舉辦“雲端對話”,通過國際青年交流論壇講述艾黎精神的當代價值,培育具有國際視野的新時代青年。
強化育人"組織鏈",鍛造專業化思政工作隊伍
團縣委實施“青馬工程”提質行動,建立“團幹部+思政教師+青年榜樣”協同育人機制,選拔32名優秀團幹部組建“青年講師團”,開發《賡續紅色基因傳承艾黎精神》等精品課程,通過“理論授課+實踐指導”雙培養模式,提升思政工作者專業素養。
此外,團縣委還實施“紅領巾講解員”培育計劃,組織120余名少先隊員參與“艾黎故事我來講”實踐活動。通過“專題培訓+實地演練+考核上崗”機制,選拔培養48名優秀紅領巾講解員,在艾黎故居、捐贈文物陳列館等陣地開展講解服務200余場次。
紅領巾講解員
壓實育人“責任鏈”,完善長效化機制保障
團縣委構建黨委領導、團委主抓、部門協同的責任體系,將紅色精神傳承納入全縣青少年發展規劃,深化“團教協作”機制,推進少先隊名師工作室建設,充分發揮名師資源優勢以及名師示範、引領、輻射作用;打造“山丹青年説”新媒體矩陣,製作《青年講師團微宣講》系列短視頻,傳播量超2萬次,讓思政教育煥發時代活力。
青年講師團線上微宣講
共青團山丹縣委通過構建“四鏈融合”思政育人體系,最大程度發揮了黨團組織協調育人優勢,形成黨建帶團建的良好工作格局。下一步,共青團山丹縣委將持續深化紅色精神時代轉化,進一步圍繞主題主線抓學習,進一步聚焦主責主業抓思想,以思想鑄魂賦能青少年成長成才,不斷開創新時代思政教育新局面。(文/圖 周建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