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衡陽市珠暉區早稻開插忙 不負春光好
來源:中央廣電總臺國際在線  |  2025-04-10 18:10:53

  春風吹拂,秧苗搖曳。機聲隆隆,水光粼粼。4月10日,在湖南省衡陽市珠暉區東陽渡街道高栗村的千畝高標準農田裏,3台插秧機正開足馬力,在平整的水田中來回穿梭,為大地鋪就一片片新綠。

湖南衡陽市珠暉區早稻開插忙 不負春光好_fororder_圖片1

插秧機水田來回穿梭,將一株株翠綠的秧苗均勻植入泥土中 攝影 唐蘭榮

  機械化、智慧化的春耕場景,不僅展現了現代農業的高效與活力,更為2025年的糧食豐産打下了堅實基礎。“今年承包了540畝水田用於早稻生産,3台插秧機同時作業,今天一天就已經完成了將近80畝早稻插秧,預計5至6天就能完成全部栽插。”正在指導農機手開展春插作業的種糧大戶陸勝信心滿滿地説。

湖南衡陽市珠暉區早稻開插忙 不負春光好_fororder_圖片2

嫩嫩的秧苗為水田扮上了“新裝” 攝影 唐蘭榮

  相較于傳統人工插秧,機械化作業展現出顯著優勢。伴隨著“咔嚓”的機械聲,插秧機所過之處,一株株嫩綠的秧苗被精準插入田間,轉眼間,水田便披上了一層“綠裝”。“機械插秧使秧苗行距株距均勻整齊,深淺控制精準到位,既保障了秧苗生長一致性,又為後續田間管理提供便利。有利於早稻産量的提高。”陸勝捧起秧苗開心地説,今年的早稻品種主要是中安2號、陵兩優1116等品種,這秧苗不散秧、葉青翠、返青快,品質很好,預計每畝産量450公斤至550公斤。

  技術護航成為春耕另一道風景。珠暉區成立春耕服務專班,農技員分片包乾深入田間。“我們分成3個小組,從科學施肥到水位調控,提供全程技術指導。”珠暉區農業農村局黨組書記李娉婷介紹。

  無人機飛防、機械化插秧收割等新技術推廣,讓種植大戶嘗盡科技甜頭。“現在全程機械化,插秧、植保、收割一下子就能搞定!”陸勝説。

  2025年,珠暉區落實早稻種植面積1萬畝,推廣呈兩優607、韶香100等高檔優質稻品種和中安2號、臻兩優8612等低鎘水稻品種,為保障糧食生産安全,該區大力支持工廠化育秧和機械化插秧,建有5個大型集中育秧基地為種糧大戶集中育秧提供保障。目前全區早稻栽插已全面鋪開,預計4月下旬全部完成。(文 唐蘭榮)

編輯:周雨晴
最新推薦
新聞
文娛
體育
環創
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