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以來,面對新材料企業反映的安全生産壓力大、數字化轉型門檻高、産學研協同不足、本地配套率偏低等問題,黃山市徽州區以生産性服務業為突破口,創新“數字賦能+服務提質”雙輪驅動模式,助力新材料産業集群發展。
黃山市徽州區政銀企“商會貸”對接會
數實融合築基。徽州區引進黃山雷航數字科技有限公司,建設徽州化工園區重大風險防控平臺,集成能源、環保、安全、應急等6大模組,實現對園區企業全要素動態監測和智慧預警,成功創建較低安全風險等級(D級)園區。該區同步打造“一區一業一樣板”新材料産業數字化平臺,穩步推進工業互聯網平臺和行業大腦建設,培育數字化轉型樣板企業22家,有效提高企業數字化、智慧化水準。
産研協同增效。徽州區強化“政府搭臺、校企唱戲”模式,舉辦安徽“雙創匯”新材料産業專場對接會,促成泰達新材料與合工大共建省級實驗室、新遠科技與中科院團隊簽約技術開發等項目5個,4項“卡脖子”技術需求達成攻關意向;構建“科創+産業”發展模式,4戶企業合作設立省級企業研發中心,與四川大學等高校新簽産學研合作協議5個,引入“科技副總”3名,加快推進中試基地建設。
“兩業融合”強鏈。物流降本,配套建設現代物流産業園,集聚中國郵政、恒暢等物流企業“貼身”服務,為永佳集團等企業定制智慧倉儲方案,1月至3月規上倉儲物流營收2049萬元;金融煥新,出臺支持新型功能涂層材料産業發展專項政策,1月至3月舉辦專場政銀企對接會3場,“一對一”幫助企業協調解決經營堵點痛點6個,定向完成“政銀擔”3.8億元、“稅融通”4.65億元。(文/圖 吳越 鄭昱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