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沙奏響“幸福三重奏”
來源:中央廣電總臺國際在線  |  2025-04-21 18:35:57

  湘江之畔,岳麓山下,從兒童友好城市先行先試,到全國首提“女性友好型城市”建設,再到首倡“家庭友好”城市建設,連續17年獲得“中國最具幸福感城市”殊榮的長沙,構建起“家庭-女性-兒童”一體共融的治理模式,讓星城幸福底色愈加溫暖動人。

長沙奏響“幸福三重奏”_fororder_微信圖片_20250421171733

活動現場 供圖 長沙市婦女聯合會

  從單一友好到系統治理

  第七次人口普查及有關數據顯示,長沙家庭戶規模降至2.62人,有女性常住人口515萬,0—14歲兒童167萬。這些數字背後,折射出城市發展必須直面的人口社會學命題——如何維繫“家溫暖”?如何讓“她力量”充分釋放?如何守護“童成長”?

  突破傳統“頭痛醫頭、腳痛醫腳”的治理模式,長沙市創新構建“三大友好”共生系統。2012年,在全國首倡建設“兒童友好城市”,2021年,首提建設“女性友好型城市”,2025年,又首倡建設“家庭友好”城市,形成“政策集成、資源集聚、服務集約”的治理新格局。

長沙奏響“幸福三重奏”_fororder_微信圖片_20250421171718

長沙市兒童觀察員體驗兒童友好親子遊精品陣地 供圖 長沙市婦女聯合會

  在長沙市婦女兒童之家,友好的服務陣地吸引眾多婦女兒童和家庭前來打卡。在市家庭教育指導服務中心,媽媽們可開展家庭教育諮詢,參加“喜閱長沙”巾幗讀書會;在兒童友好家,兒童觀察員正把52個親子遊場所串聯起來,繪製長沙市兒童友好地圖;在長沙市12338婦女兒童“一站式”維權關愛中心,市婦聯領導班子、黨員輪流執勤,公檢法司等部門以及專業力量為婦女和兒童提供維權關愛服務;在婦女兒童國際交流中心,長沙市婦聯與聯合國婦女署官員探討“齊心協力 消除暴力”項目落地……場景化服務創新,正是系統治理思維的生動注腳。

  三維支撐下的同頻共振

  女性友好是城市發展的活力源。尊重女性就是激活城市發展的“她動能”。在長沙,女性友好政策創新持續突破,從婦女“兩癌”篩查列入政府民生實事,到全國首個“她經濟”政策包上線,再到女性關愛保廣覆蓋,以及公共場所母嬰關愛室建設指導手冊、母嬰安全行動提升計劃、孕産婦心理健康服務方案等出臺,女性友好理念注入長沙毛細血管般的城市治理中。

  數據顯示,長沙女科技工作者佔比35%,女性人才佔比51.34%。市黨代會女代表、女人大代表、女政協委員佔比分別為36.4%、33.5%、35.38%。村(社區)女性“兩委”成員佔比47.06%。

  兒童友好是未來城市的溫度計。“兒童洗手間的鏡子安裝得太高,我們的身高夠不到,能不能安裝一些更匹配我們身高的鏡子呢?”在親子遊陣地,一名兒童觀察員向工作人員提出建議。

長沙奏響“幸福三重奏”_fororder_微信圖片_20250421171724

長沙母嬰關愛室 供圖 長沙市婦女聯合會

  接反饋後,僅用兩周的時間,“一米高度”的鏡子在該親子遊陣地嶄新亮相。

  建設77個勞動教育實踐基地,創新兒童友好産業鏈,健康生育早期基因篩查干預……長沙將兒童友好概念轉化為百餘項具體工作指標。更令人矚目的是,通過“小手拉大手”機制,“兒童友好城市”建設帶動超60萬家庭參與社區治理,形成獨特的“童治”生態。

  家庭友好是社會文明的“穩定器”。在開福區家庭教育指導服務中心,家庭教育專家為每個來訪家庭制定個性化服務清單:新手父母獲取科學育兒課程;雙職工家庭匹配就近托育服務;空巢老人與巾幗志願者常態化結對。這種精準化家庭服務,源於對大量家庭的深度調研和大數據分析。

  “家庭友好不是簡單政策疊加,而是重構社會支持網絡”,長沙市婦聯黨組書記、主席彭娟的話道出本質。“我們將整合教育、托育、養老等40余項服務,推出矩陣築基、向陽領航、人才聚力、站點拓新、AI賦能、課程示範、書香浸潤、評估護航、規劃致遠、愛心接力十大舉措”。

  幸福城市的長沙樣本

  暖春3月,“女性友好商場”長沙砂之船十大服務的發佈引來廣大女性好評。十大服務涵蓋了母嬰關懷、美粧造型、衣物熨燙、女性沙龍、節日限定寵愛、女性停車位及便捷尋車、女性公益服務等多個方面。砂之船還聯合多家品牌開啟了上千個“媽媽崗”招募計劃。

  “我們免費提供場地,支持婦女零成本創業,目前已孵化裁縫室、理髮快剪等創業項目”,砂之船集團助理總裁、砂之船(長沙)奧萊總經理周麗霞談到。當城市發展注入人文溫度,效率與關懷可實現共生共榮。

  馬欄山鴨嘴公園的改造令人耳目一新,不僅因地制宜設有兒童友好氣象站、水位雨量觀測站,還分佈著戶外兒童遊樂區、沙池等娛樂空間和配套設施,孩子們可在“適兒”空間裏盡情玩耍。此外,愛心候車區、地鐵車站母嬰室、14周歲以下兒童免費乘坐地鐵……長沙用暖心舉措擁抱城市的“小主人”。

  開慧鎮,是婦女運動先驅楊開慧和中共第一位女黨員繆伯英的故鄉。該鎮深挖本土“孝文化”“廉文化”和“家風家訓”,組織“百歲老人講家風故事”,舉辦孝母文化節、母愛文化藝術節;創新推出《板倉之聲》廣播節目,面向全鎮中小學招募100名紅領巾廣播員,講述家風故事;以“上戶摸排信息+楹聯協會創作+書法大師執筆+松木刻製掛牌”形式,邀請楹聯名家和書法名家為本地400余戶村民創作家風楹聯,帶動民風、社風向上向善。

  站在“十四五”規劃終期節點回望,長沙“三大友好”建設已結出碩果,但長沙的目光早已投向更遠的未來——“全齡友好”。當暮色降臨,湘江兩岸亮起象徵女性友好的粉色、兒童友好的藍色燈光,璀璨的光芒,照亮著每個奮鬥者的前行之路,溫暖著每個普通人的平凡日子,更昭示著中國式現代化城市建設的溫暖方向。(文 黃素)

編輯:周雨晴
最新推薦
新聞
文娛
體育
環創
城市